张培力:我想表达日常里的惴惴不安

当疫情从一种突发状况转变为长期延续,人类对自身处境有了新的理解。张培力将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和精神世界的不安坦陈给观众,以日常之物介入艺术对历史的回应,揭示出我们习以为常的稳定背后隐藏着的危机。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刘悠翔

张培力作品《我身体的水的总量》(2019)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供图/图)

走进北京南锣鼓巷附近的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随着指引牌登上楼梯,能看到随处散落在地面的“骨骼”“内脏”“脂肪”“血液”,它们由树脂、大理石、玛瑙、金属等材质制成,如同古董一般被展示。

因为偶然的机会,艺术家张培力接触到3D打印和3D雕刻技术,他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了三次高精度的医学扫描,借助最新技术,用得到的数据再现了自己身体的全部骨骼和主要器官,以此表达身体、身份、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观众仿佛进入艺术家的身体内部,窥视藏在这些数据里的秘密。

以上场景来自展览《身体数据2020》,于2021年3月27日在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开幕。这次展览集中展现了张培力过去五年的一批作品,延续了2019年11月个展《关于強迫症的年度报告》中关于身体、生命和身份的探讨。

当观众走进展厅,会在一片漆黑中看见桌案上发出荧光的一串数字,那是由张培力的身体医学数据组成的身份证号。随后,观众将被极强的光线照射到暂时性“失明”。

张培力以这件名为《密码》的作品呼应另外一件作品《护照与签注》,后者是张培力此前出国所用身份证明的照片底片。护照与签注是个体伴随着国际环境身份关系变化的证明,通过这些标志着人员流动的印记,彰显出作者对所谓文明和自由的反思。

据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次的展览本来只打算将《关于強迫症的年度报告》搬来北京,在2020年以新的展陈方式展现,但因为疫情无法实现。疫情期间,张培力困在泰国,很长一段时间独自住在一家酒店里,他对自己和生命的关系有了新的解读,并在2020年下半年创作出了全新的作品。

当疫情从一种突发状况转变为长期延续,人类对自身处境有了新的理解。张培力将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和精神世界的不安坦陈给观众,以日常之物介入艺术对历史的回应,揭示出我们习以为常的稳定背后隐藏着的危机。张培力说艺术的本质是无用的,他能做的也许只是将日常的惴惴不安表达出来。

张培力作品《全身的骨头》(2019)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供图/图)

“结果是次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