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公安“一封信”背后:外贸商户为何使用地下钱庄?解冻有多难?

买家选择第三方代付人民币的理由各异,有的是因为所在国被制裁,无法正常汇款,有的是因为所在国外汇短缺,还有部分客户是为了规避进口国当地的税款。

江苏丹阳的镜片外贸商史先生表示“羡慕义乌当地政府能够协助商户与办案机关沟通”,而他所在的丹阳商会,“刚才也通知我们集中反映情况”。

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义乌商家赵振华就被判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四个月。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0年2月18日,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 (视觉中国/图)

2020年秋天,海外订单复苏,船运渐渐恢复,外贸业迅速回暖。而外贸经营者却遇到新的烦恼——他们用于收款的银行账户隔三差五地被冻结。

事实上,随着中国警方打击网络犯罪力度的加强,外贸商户遭遇冻卡的事早在2015年就出现,但人数不多,且在自证清白后很快就能解冻。

近半年被冻人数的激增,与公安部修订了网络犯罪管辖权规则有关。2020年9月1日起,被害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也具有对网络犯罪的管辖权,此前则需犯罪嫌疑人所在地公安协查,办案效率较低。

新规为公安机关异地执法提供了便利,也大幅推升了冻结账户的数量——东南沿海的外贸商户时常需要奔波数千公里,前往北方和中西部地区的办案机关配合调查。

如今,半年冻结期将近,一些商户等来续冻的消息,还有一些直接被划扣。被冻商户自称“冻友”,在一个个挤满人的微信群里寻找解冻之法。

近日,一封落款义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题为《致全国公安机关的一封信》的信件流出,表示当地“出现了企业因流动资金问题濒临破产,经营户支付不了供货商货款,发不起工资等情形,给义乌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影响”。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这封信由义乌市公安内部拟定,经由个别商户拍照转发给朋友,随后流传至网络,官方并未发布。这封未发出的信,将持续多时的“冻友”问题摆到了公众面前。

祸起地下钱庄

浙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