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碳中和 | 中国建筑国际:绿色建造是环境要求,也是市场方向

绿色建筑技术成本过高是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障碍之一。随着国内老龄化加剧,人力资源成本会逐步上升,届时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等绿色建筑科技的成本会下降,“制造+建造”模式是保护环境的要求,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巴黎协定》规定了全球气温上涨至少控制在2℃的目标,即便这样,也意味着有18%的昆虫、16%的植物、8%的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产量将减少,会有更多人陷入贫困。

作为耗能和污染大户,建筑行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在全球范围内,超过40%的能源消耗和21%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建筑业。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24亿吨,是城市垃圾总量的40%。

行业问题聚集地,正是创新的诞生地。过去十年间,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绿色建筑相关的政策文件,推动了住宅产业化、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认证的蓬勃发展。2016年住建部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7月,住建部等7部门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要求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

1979年由国家建工总局(中建集团前身)在香港成立的中国建筑国际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至今已拥有6座装配式建筑工厂,年产能超过135万平方米;20年前便成立了环境部门,制定操作性强的施工环境指南,让一线工人作业时有效降低环境影响;针对工程建设领域碳足迹、建筑垃圾等管理难题,企业搭建了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实现公司所有项目环境信息数据化、可视化管理。

为细致了解中国建筑国际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创新,我们访谈了中国建筑国际首席信息官陈诚、中国建筑国际集团科技部助理总经理关军、中国建筑国际可持续发展工作负责人潘嘉荣,以期为建筑企业绿色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市场认可度是阻碍绿色建筑推广的主要原因

南方周末:目前来看,建筑行业实现“碳中和”存在哪些困难?

中国建筑国际:第一,材料领域存在减排困难。目前建筑所需水泥、钢材、混凝土等材料生产与加工过程含碳量非常高,及材料本身具备的寿命有限、无法循环使用,是降碳的难点。虽然出现不少绿色建材、轻建筑材料,但是只占供应链上很小的部分。例如,传统施工工艺需要使用大量木头模板,这种做法本身就不环保,最好替换成铝模板,但目前供应链系统未必能支撑足够的铝模板供应。

第二,新建筑技术的推广需要时间。建筑领域,新技术推广须对应新标准的推广,这取决于国家标准的提高和行业技术的提升。一方面,目前国家绿色建筑相关的标准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但是在很多地方尚没有对建筑行业节能减排采取强制性规范;另一方面,一线员工的技术水平也会限制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比如我们现在经常用的BIM、MiC(组装合成建筑法)技术,一般工人不会做,需要对一线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整个行业慢慢累积经验,才会把绿色建造方法形成一个体系。

第三,市场对于绿色技术的接受程度待提升。我们在香港做装配式建筑已经有超过30年的历史,但是在内地推动起来会有困难,这是由成本决定的。目前装配式建筑单位成本高于传统的施工工艺,一些业主没办法接受。承建商只能按照业主单位的要求实施建造,如果业主单位没有减排追求,承建商则很难应用绿色建造技术。

“制造+建造模式终会是建筑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南方周末:中国建筑国际三十多年前便大力研发装配式建筑,这种前瞻性从何而来?

中国建筑国际:最初的驱动因素是市场。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城市化水平远高于中国内地,土地、人力都很金贵,人工成本占了建筑成本将近一半。我们发现如果在内地建设工厂,将房子的模块在内地生产好,运到香港组装,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我们按照香港成熟的装配式建筑标准,着手在深圳建造了第一座装配式建筑工厂。

同时,随着时间推移,装配式建筑带来的绿色价值也显现出来,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央企,我们更乐于推广这种建造方式。如今,装配式建筑工厂也从1座增加到了6座,已拓展到安徽、重庆、山东等地。

据公司内部工程师测算,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方法,中国建筑国际的装配式项目可将木材消耗减少80%,施工用水减少60%,施工噪音减少80%,施工垃圾减少80%,现场施工人员减少50%。

南方周末:中国建筑国际的绿色建筑技术目前达到了一个什么水平?

中国建筑国际:我们的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建造技术目前是行业领先的,即在智能化、专业化的工厂生产好建筑物的组成元件,运送到施工现场时,每个模块已经能够达到精装修入住前的程度。

2021年2月正式启用的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最能体现我们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该项目是中央援建香港的一个“防疫医院”,也是香港第一家运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技术建造负压隔离病房的医院。我们在4个月的极限工期中,用2个半月完成524个组装建筑单元(MiC单元件)的制造,在1个月内完成现场安装,基本上投产即可使用,打造了正常建设需3~4年的高品质防疫医院。

我们在建造过程用到了DfMA(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模块化设计思路,并将VR、AR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结合,得以在设计阶段就将机电、管线、内置装饰等要素直接套嵌在MiC单元件模块中,预先“看到”设计效果和各模块内部状态,使得建造更加精准,到现场“即装即用”,大幅减少了建筑垃圾和资源消耗。

南方周末:这种绿色技术在未来是否可以推广使用,有多大的应用前景?

中国建筑国际:目前在市场上真正能做到装配式建筑技术成熟且先进的企业不多,“防疫医院”的价值更多体现在顶尖绿色技术的应用上,体现的是央企的责任。从行业来说,成本仍是阻碍这种绿色技术推广的因素。但是我们的工程师曾做过一个简单的测算,随着老龄化加剧,人力资源成本会逐步上升;当上升到一个阶段后,建筑行业单位成本构成里,装配式建筑等科技的成本优势会逐步体现。因此“制造+建造”的模式是建筑行业保护环境的要求,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对环境影响的数字化管控是可持续运营的关键

南方周末:除了大力研发推广绿色建筑技术,中国建筑国际还从哪些方面开展减排降污工作?

中国建筑国际:主要体现在我们将环境保护要求深刻嵌入公司运营,实现了公司工程项目建设、运营各环节环境影响的精确化、数字化管控。2015年我们着手筹备建立环境数据库;2017年,正式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云平台,实现了设计、施工、建造各环节环境数据的精确管理。从数据可以看到公司的碳强度在持续递减,我们也要求自己的环境绩效不仅仅要超越自我,同时要争取行业领先。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好了环境管理:

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数据收集团队。不像用水、用电可以直接显示在电子单上,工程项目涉及钢筋、水泥、木材等多种材料,包括设计、生产、施工、安装等众多环节,环境数据的收集管理对人力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我们在每个项目上设置了专人,并定期培训,主要负责追踪、录入项目全年的环境信息。

像上市公司的财报审计一样,我们还邀请了第三方专业机构实施环境数据评估和审计。这在建筑行业是比较领先的做法,有效保证了环境数据的准确性,为我们持续、透明地提升环境绩效打下了基础。

落实一套标准化的环境施工指南。香港建筑业发达,环境管理标准成熟。我们来香港不久,便成立了安全环保部。根据建筑工程环境问题控制及改善经验,制定了中建香港环境管理手册,至今已经更新3个版本。手册强调实操性流程和可量化结果,即便在数万工人开工、工期长达数年的大型项目建设中也能够对环境影响进行精确管控。

南方周末:未来在贡献碳中和方面,中国建筑国际将有哪些动作?

中国建筑国际:2021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香港力争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公司的可持续管理团队目前在紧锣密鼓地制定“碳中和”规划路线图。我们会结合香港、上海等城市的碳中和计划,以及《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国别方案》,审慎制定我们的减碳目标和路线图,并将于“十四五”期间公布。

此外,我们积极参与香港建造业议会“可持续建筑绿色金融认证计划”,帮助建筑公司用较低的利率贷款,发展绿色建筑,以此推动建筑行业减排。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