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总体下滑、青少年抑郁、睡眠不足
“收入从较低升到中等,乃至中等升到中等偏上,心理健康是一路上升的。如果你的收入是中等偏下,你会有压力,一定会影响心理健康,各种负面情绪会多。但是中等偏上再往上的阶段是不增加任何心理健康收益的。”
“父母过度追求成绩,或者过度追求他们界定的目标,忽视孩子的追求,孩子肯定是压抑的,他会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自己的快乐、感受、欲望都是不重要的,这实际上就意味着这个人是不重要的。”
(本文首发于2021年3月25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邢人俨
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了“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报告》)。
2020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覆盖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12个省市,总样本超过6万份,抽样进行比较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意识比十多年前有所提升,但心理健康状况的地区和城乡差异仍然显著。
针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7.4%,与2009年相比保持平稳。睡眠不足的现象继续恶化,八九成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长不达标。
南方周末记者针对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相关问题,专访了此次报告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
“一个人拥有越多的资源,他的心理健康状况就会越好”
南方周末:《报告》对跨越十多年的国民心理状况变迁进行了比较,在情绪体验、自我认识、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2020年的指数均值都低于2008年,这是否说明国民心理健康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陈祉妍:心理健康在总人群中间有轻微的下滑,不仅仅是我们的追踪研究,国内很多学者历时几十年来的单个研究也发现了这样的趋势。我认为它有多重原因。有方法学上的原因,与心理健康的调研和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辐射面也有一定关系,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我们覆盖人群的面积和地区下沉到社会经济地位偏低的人群,取样拓宽了,有可能调研到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的人群。
我们的心理问题是不是更凸显了?这基本上是大家的共识,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我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损害,各方面的压力确实有所增加,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的意识和觉察有所提升。现在绝大部分人都听说过“抑郁症”这个词了,早些年会把它简单认为是“神经衰弱”等,再早期甚至不认为是心理问题,认为可能是过度劳累或生理问题。这种意识的提高也是一个原因。
南方周末:心理健康状况下降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疾病或问题?
陈祉妍:我们监测的固定指标中,代表性的心理症状选择了抑郁,因为它非常有代表性,有很多心理疾病可能和抑郁共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