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核心,是每一所初中都有机会”

“对学校来说,不能再走切蛋糕的思路,而是要走做大蛋糕的思路。”

“一个妈妈不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卸载所有微信群。你就会在淡定中愉快地过完好多年,然后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孩子是很幸福的人。”

“我们先改变同质化的人群,调节为异质化的人群,对孩子来说才能看到多元的社会。过度内卷的环境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由宽松的环境,才能造就自由的灵魂。”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顾策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杨振峰。(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2021年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宣布从2022年起,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分为自主招生录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三种类型。

改革的最大亮点在于“名额分配”,将上海委属、区属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的50%-65%分配到区、分配到校。

一石激起千层浪。“公民同招”“民办摇号”政策实行一年来,忙于抢购学区房、申请重划学区的家长们不得不都停下脚步,观察方向。

3月20日,在文件公布五天后,南方周末记者在上海市教委会议室里,专访了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杨振峰。他细谈了此次改革的初衷与由来,为新政答疑解惑。

“让家长做符合教育规律的事情”

南方周末:上海的中考改革是什么时候开始提上议事日程的?

杨振峰:201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海中考改革从那个时候就在酝酿了。

2016-2018年,市教委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座谈,还进行了数据模拟,然后才形成了文件,改了很多稿。

2018年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实际上此次改革的方案和框架,那时候已经出台了,比如确定了自主招生人数不超过招生总数的6%,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0%-65%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区、校,增加综合素质考核等。

最近发布的实施办法,是对2018年文件的细化。政府做到了“三年早知道”,甚至是“四年早知道”,因为适用的是2022年初中毕业的孩子。

这次反响比较大,在于我们的民众对政策有不确定性的预期,存在“政府到时候有可能不做”的侥幸心理。改革方案只有落地了,老百姓才切实感受到。

我们之所以提前四年发布总方案,今年提前一年发布实施方案,就是希望各方面能淡定从容地做好这件事。这项改革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初中均衡发展的。

南方周末:这项改革的制定初衷是什么?

杨振峰:我们的工作,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如果这个问题不考虑清楚,我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不仅是缺德,而且失责。

今天的家长有功利诉求。只要孩子考不到理想学校,成绩提高不起来,一是指责学校,二是给孩子请家教、补课、做题,只考虑分数提高上去。但一个孩子失去了童年感受幸福的能力,未来也走不远的。

此前民办学校摇号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是真正让公办和民办在同一个起跑线开展公平竞争。老百姓有焦虑,原来是靠死读书能够考到好的民办学校,现在要看天吃饭,摇号看运气。但长远来看,这有利于引导各类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减少生源依赖,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什么是基础教育?我理解的基础教育,就是一群成年人来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教育除了传递知识,还传递社会化的规则、做人的道理、团队合作的能力。教育是实现生物性的人变成社会化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4)


蓝色七叶树
回复

蓝色七叶树

2021-05-24

说得真棒

孤雨
回复

孤雨

2021-04-09

文中说“复杂才能精准”,但是复杂的东西执行起来的动作也就“相对复杂”了。

小小杨不小了
回复

小小杨不小了

2021-03-25

说得很理想,就不知道执行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桃李不言
回复

桃李不言

2021-03-25

高处,看不完全实情

张鑫铨
回复

张鑫铨

2021-03-24

还是看分数

小叫兽
回复

小叫兽

2021-03-24

如此理想主义

Bob
回复

Bob

2021-03-24

我们读书时,根本没这么多事。69年,70年进学校的。

不如
回复

不如

2021-03-24

建议先把走后门的路堵死,从局长开始

强歌
回复

强歌

2021-03-24

真是不到时候不会动啊!

zpdym
回复

zpdym

2021-03-24

教育改革不能伤害教育公平,这是怎样也不应该违反的基本原则。这次的上海中考新政名额分配适当向公办初中倾斜,以均衡总体教育资源,。为了大局牺牲绝对公平,多少还可以理解。但把两届民办初中学生完全排除在名额分配之外,人为的制造壁垒,剥脱民办初中学生公平考试,公平升学的权利,恐怕实在不能算是一个适宜的好政。制定新规则切蛋糕重新分配为了均衡大局,照顾一部分人也不能完全排除另一部分人,相对公平至少不能缺失。

130****2789
回复

130****2789

2021-03-24

初中和初中之前的小学四年级开始吧,多开一些小专题的班会,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班会则主要的以交流考試的心得为主。班会大概地是可以为学校校长和老师,为学生们实现人格成长的机会;学生们日后的在社会上的比较有机遇实现的可能,多多少少的也可以从班会的协同精神之中获益。高中阶段的班会,当然地,同学们或多或少的会表现出个人的兴趣。顺便说一声,依据钱穆先生的《朱子新学案》,我们至少是可以间接地知道,朱熹的在书院,一再地让学子们讨论。

31脚扑朔
回复

31脚扑朔

2021-03-24

就算把蛋糕做大了,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吃这个蛋糕。说到底,应试教育的质量提得再高,还是不如让社会多一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认可来得好。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1-03-24

教育的最大成就,目的是教育强国人才,做人,做事,社会公德,中流砥柱式人才。

黎星鋡
回复

黎星鋡

2021-03-24

社会内卷状态不改,单纯的改革教育能有多大意义。

是nan不是lan
回复

是nan不是lan

2021-03-24

在这次改革中,教师队伍建设也尤为重要,也是对教师队伍的一种挑战

DAVID应
回复

DAVID应

2021-03-24

别的不说,老师还是差别很大的。

南周用户
回复

南周用户

2021-03-23

扯淡

137****6938
回复

137****6938

2021-03-23

有思考能力 有自信的学生时代 希望教育的改革有效

134****9506
回复

134****9506

2021-03-23

教育是为了生长,学习是为了自我丰富。教育不仅仅教会知识,更要教立身的道理,感知快乐的能力,培养合作共事的品质。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幸福地学习,淡定地成长,将来能从容大气地做事

艾瑞莉娅
回复

艾瑞莉娅

2021-03-23

我是一个小镇姑娘,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没那么多补习班,没有做不完的作业,大家上一样的小学初中,成绩好的不好的都一起玩,都很开心。不过我们机会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