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26亿,通车仅3年

“当时引进尚未在国内落地的(国外)有轨电车技术,有赌的成分在。如果技术最终成熟并得到推广,将形成一个巨大的轨道交通产业。”

珠海市公交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珠海有轨电车供电系统故障率为0.13次/千列公里,远超行业标准0.05次/千列公里要求。

2017年至2020年运营期间,有轨电车1号线财政补贴拨款超过1.7亿元,年均成本高达9100多万元,但年均车票收入仅100多万元。

发自:珠海

责任编辑:冯叶

珠海有轨电车的一处站台,电子显示屏已关闭。 (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图)

通车三年后,珠海有轨电车突然按下暂停键。

2021年1月21日,珠海有轨电车运营方珠海公交轨道交通公司(下称“轨道交通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为加强疫情防控,消除安全隐患,珠海有轨电车自1月22日起停运。

司机孙新在轨道交通公司工作7年,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当晚正准备安排第二天的司机班次,却突然接到公司的停运通知。“当时我们内部都乱套了,不知道怎么回事”。

孙新说,有轨电车停运后,公司每天都会接到几十个来自市民的投诉电话,称停运耽误了他们的出行,并不断询问具体通车时间。

停运风波尚未平息,又有政协委员提出拆除建议。2021年2月初,三位政协委员在珠海市政协会议期间递交提案,认为珠海有轨电车投资巨大,但利用率极低,没有对城市公共交通起到应有作用,建议珠海市政府拆除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停运一个月后,南方周末记者在珠海有轨电车一号线终点站上冲站看到,供电系统已经关闭,轨道段内没有维护,部分路段积水严重,共享单车随意摆放在轨道内,不少市民骑车在轨道中穿行。

投资26亿,运行仅3年,珠海有轨电车为何陷入拆除争议?

珠海有轨电车终点站上冲段附近,雨后积水形成了水坑,行人骑车从轨道中穿过,远处轨道内停放着共享单车。 (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图)

投资换市场

据国资委官网,2011年7月,中国北车集团与珠海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约150亿人民币,建设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和游艇制造等产业。双方商定,珠海有轨电车是首个启动项目。

此前一年,中国南车曾投资数十亿,在毗邻珠海的江门市建设了轨道交通维修和制造基地。

当时南车与北车在轨道交通方面竞争激烈,直至2014年,二者合并为中国中车。

中国北车与珠海的合作,被认为是与中国南车在华南的正面交锋。时任中国北车董事会秘书的谢纪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北车的关键生产制造、运营企业都稳居北方地区,中国南方销售市场相对基础薄弱。”

时任中车大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杨恒18072804612
回复

杨恒18072804612

2023-09-23

上项目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186****0276
回复

186****0276

2021-04-01

可能是技术太落后了吧!连个通信系统都没有,还引进意大利技术!怪怪的感觉!

135****1677
回复

135****1677

2021-03-31

“听证会以13人支持、1人反对、1人中立的结果通过了该项目。”这句话耐人寻味!

GG
回复

GG

2021-03-27

商务部是不是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可以跳过《反垄断法》而合并南北车呢?

186****2739
回复

186****2739

2021-03-24

国家的哈哈哈哈😄

180****4954

2021-03-23

浪费我的钱,出来给我个说法

180****4954
回复

180****4954

2021-03-23

浪费我的钱,出来给我个说法

159****9109
回复

159****9109

2021-03-23

珠海,一个两百多万人口的城市,真的不想多说啥了,浪费国家财富呀。大干快上,要不得了。

186****1380
回复

186****1380

2021-03-22

珠海有轨电车这一个交通项目,怎么地才营运三年的,就打算拆除呢?这三年,至少是有一年是在大疫情期间。有轨电车🚃的在珠海,可以😊让来到的旅行者,稍等稍息的体会到,我爱生活的又到站。珠海有轨电车的营运,如果不止是以此单一项目为旅游城市的,人文景观的成本作用的话,那么,确实是有点可惜了。因为,珠海有轨电车🚃的营运,虽然是亏损的,但是其亏损额度😓,大体上还是可控的。何况,珠海有轨电车🚃的工程项目存在的,还具备有工业老产品的技术再活化的示范课点的作为的作用。

wz1421
回复

wz1421

2021-03-22

谁来担责?怎么追责?

138****8995
回复

138****8995

2021-03-22

2017年6月13日有幸在珠勘院凭票坐过第一天的试营车次,当时车上有工程师给我们介绍说买了国外的不成熟技术一直在改进,当时感觉挺自豪的,没想才几年就停运了。

139****1229
回复

139****1229

2021-03-22

拍脑门儿决定的哪个家伙必须出来解释一下!

永不止步
回复

永不止步

2021-03-22

及时止损!

土人也有情怀
回复

土人也有情怀

2021-03-22

广州现在发展很多,从现在情况来看,这电车过十字路口就是一个梗,需要交警来协调,容易导致交通拥堵,让时间去证明吧!

mr.潘
回复

mr.潘

2021-03-22

第一 通车是好心但损失了大量资金。虽然有容错机制 但从运营营收上看 年收入只是年维修费用的零头。明显前期调研不充分。这需要有人承担责任。二不应一拆了之。应主动联系社会资本。找应对之策。减少损失。三运营与停运均未提前通知群众。给群众造成严重影响

Antates
回复

Antates

2021-03-22

自从有了它附近路段就更加塞车了

李林
回复

李林

2021-03-22

经济性还是要考虑的

Antates
回复

Antates

2021-03-22

拆不拆?我不晓得,只是觉得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用途。

青山
回复

青山

2021-03-22

一种不成熟的技术就成规模的上马,且还是“引入”!这个学费有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