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款志愿者”的“配捐”疑云

公益配捐针对整个项目,不针对任何个体的需要救助的患者,也就不存在所谓“患儿家属多捐钱,就能得到更多配捐资金”的情况。

“筹款志愿者”之所以出现,是慈善组织与求助人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这些收取筹款回报的人并不是志愿者,也不得自称为“志愿者”。

(本文首发于2021年3月1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张玥晗

2017年3月29日,一位年轻爸爸在安徽合肥的一家医院照顾患有白血病的儿子,此前,他曾装扮卡通人物向公众求助筹款。 (IC photo/图)

对一些身处困境的大病患儿家庭来说,每一笔通过网络筹款筹到的资金,都像落水之人想要抓住的依靠,但一场充满诱惑的“公益配捐”,却让多个家庭陷入更深的困境。

2020年3月,大病患儿家长覃良玉遇到了一位“筹款志愿者”,该“志愿者”向多个家庭介绍,自己手里掌握一些公益基金会“配2万得3万”“配2万得4万”的项目,只要家长们通过她往这些项目里“捐钱”,能在45天内“配捐”相应比例的资金。

但覃良玉“捐钱”后,不仅没有收到许诺的资金,“志愿者”还多次推脱、拒不返还患者家属的“捐款”。家属们向“志愿者”推荐的基金会咨询,得到“基金会配捐项目并不存在”“(基金会)与‘志愿者’并无关系”的回复。

家长们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骗局,2020年10月起,多位家长先后在“志愿者”所在地和自己的居住地向公安机关报案求助。

2017年,曾有百余白血病患者家庭遭遇类似的“公益配捐”骗局,没有拿到承诺的善款,本金也血本无归,受骗金额达一千多万。所谓的“公益配捐”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筹款志愿者究竟在助人还是在骗人?大病患儿家长们为何会一再落入此类困境?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福利与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健认为,这些个人求助案例中的“筹款志愿者”不是真正的志愿者,更像是外国慈善救济中常见的“专业筹款人”,因为现行制度对“筹款”方面还存在空白,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借钱也要去做”

2015年,年仅3岁的覃冬被诊断罹患“急性B型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情于2017年、2019年两次复发。

父母离异后,覃冬一直由姑妈覃良玉照顾,父亲覃良宝是村医,平时家庭支出全靠他承担。覃良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五年多来,家在广西农村的覃家为了给孩子治病,前后花费一百三十多万元,光是借债就高达五六十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寻求慈善机构和网络个人求助平台的援助,成为他们困顿之中的喘息。

2020年3月,覃良玉通过河北陆道培医院的病友介绍,与“写新闻的志愿者老师”王亚男结识。在此之前,覃良玉没有做过“公益配捐”,也不清楚“配捐”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河北陆道培医院、首都儿研所、北京博仁医院等大病患儿较为集中的场所,患者家属们常常会相互分享各种网络筹款的经验和资源。

一些患者家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医院,常有一些“志愿者”前来帮忙筹款,协助患者家属整理、提交相关资料。筹款平台包括水滴筹、轻松筹等商业平台,组织方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阿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