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如何说“女性”? 成立40年,花一半时间促进性别平等
40年的深圳,花20年浇灌性别平等之花。
责任编辑:戴春晨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设立的第111年。如今的女性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日益彰显,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虽然早在1995年,“男女平等”就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现实社会中,性别偏见、性别歧视、重男轻女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就业机会上,部分岗位只招男不招女;资源分配上,男性职位上升空间大于女性;性别观念上,男外女内、男主女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女德说教风气仍在蔓延。
性别平等是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尺度。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发现,深圳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者,已然成为推进性别平等的“排头兵”。
2001年取消引进人才先男后女的限制,调整人才引进若干政策;2012年《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通过,标志着我国大陆地区首部性别平等地方法规正式出台;2019年9月巾帼创业创新基地建立,打造深圳女性创业创新孵化器;2021年1月《深圳市广告性别平等审视指南》出台,是我国内地首部广告性别平等指南,填补了我国广告性别平等审视和评估的空白。
“模范生”深圳,如何从传统性别观念转向现代性别平等?经济独立、行为果敢、思想先锋的“深圳女孩”为什么能不断“出圈”?深圳又是如何完善性别政策?
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从数据中找到了一些答案。
深圳女孩:从“外来妹”到独立女性
上世纪末,深圳工厂女工被称为“外来妹”和“打工妹”,她们就业层次不高,大多从事玩具加工、服装制作、电子器械零件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截至2000年,158.8万外来劳务工女性占据深圳女性总人口的72.36%。
大量“外来妹”的涌入是因为深圳特区建设的推进和国家用工制度的松动,制造业、零售业、餐饮业、电子技术、卫生体育、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54%的“外来妹”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两个层面,平均读书10年左右,教育水平不高,对“性别平等”基本国策知晓率低。
据报道,大部分“外来妹”受传统婚姻观的影响,认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陈旧观念,一到年龄就自动走进婚姻,她们或拿着打工收入回老家结婚生子,或嫁给深圳人继续做小买卖,或自动放弃现有工作随丈夫迁回老家安家。
男女就业不平等、职业晋升不平等、性别观念偏见等不仅体现在“外来妹”身上,还压抑着深圳本地女性和户籍移民女性的发展。
2000年《深圳妇女发展规划》编写组调查显示,在管理和技术等较高层次的岗位招聘上,男性的机会远高于女性。
在对深圳商报和深圳特区报某月的3万多条招聘广告统计分析发现,64.1%招聘广告明确提出招聘男性,796位接受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60%的人表示会录用男性。
即使男性与女性有相同的条件,但在实际求职和升迁过程中女性也会受到人为的、不公正的对待,当时户籍移民到深圳的已婚女性因“高不成、低不就”,或主动降低职业要求,或成为全职太太。
然而,在2020年“深圳女孩”一改“打工妹”受性别观念和社会不平等压制的面貌,以经济独立、自尊自信、见识广阔的独立女性风格进入大众视野。
“搞钱”是“深圳女孩”的标签,但标签的背后,实则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性别平等的进步,这意味着男女双方的机会、资源、权利、话语权在不断变得平等。
时隔20年,“深圳女孩”身体力行地改变了传统“女性成功在家庭、男性成功在事业”的错误认知,创业的“深圳女孩”谈风口、谈管理、谈融资;没有创业的“打工妹”谈基金、谈副业、谈合作;有家庭的谈炒股、谈学区房、谈教育投资。她们不仅在恋爱上拥有自主选择权,在婚姻中也因经济独立和思想独立取得更多的话语权。
对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而言,“购房”是拥有城市户籍和居住身份的前提,也是享受政府服务和市民待遇的重要门槛。《深圳市社会性别统计报告》显示,深圳市女性房产户主从2016年开始上涨,拥有房产的女性人数在不断增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石智雷教授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从事正式的有偿工作,不仅宏观上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在微观上有利于女性个体素质的提升与综合发展,在家庭中也有助于改善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增加子女教育投入和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
“外来妹”和“深圳女孩”从依附于丈夫的“浮游之萍”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到更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活,加大对自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资,以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与更高的社会地位,显示出了20年来性别观念的流动与变迁。
积淀20年的性别平等“排头兵”
性别平等观念的渐入人心,离不开政策的逐步完善与落实。
当下,深圳女性拥有房产的人数在不断增多,但是在上世纪末,深圳的分房政策并没有很好地保护女性权益。
1989年,深圳市由市住宅局使用政府住房基金投资兴建安居房,10年间累计建房4万余套,住宅总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安居房因其带有一定的政府福利性质,以优惠价格发售,因此租售对象有较为严格的限制。
据《江南时报》报道,如果深圳市夫妇双方如果都够分房条件,将以职务高的一方为主;如双方职务相等,以男方为主。这一不平等因素,导致当时深圳市党政机关内至少有三百多名女干部无法购买或租住安居房。
针对这一情况,在2001年深圳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分别联名提出议案和提案,指责这一分房政策违反了妇女权益保障法,要求予以修改。深圳市房屋委员会经过讨论,接受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决定修改原规定,从当年起对安居房分配实行男女平等。
同年,深圳市政府还调整了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取消了“引进人才先男后女”的限制。2001年后,在办理引进人才手续时,夫妻双方均符合引进条件的不受性别限制,男女任何一方均可先调。
除了政策上消除“先男后女”不平等因素外,深圳市在2012年出台了大陆首部性别平等地方性法规,将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反对性别歧视的机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
回看深圳市在9年前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无论是借鉴第一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通过的《墨西哥宣言》男女平等的含义,确立了形式和实质平等的“性别平等”概念,还是设置性别统计与评估制度、反性别歧视制度,进一步从法律上保护了女性合法权益。
比如,该《条例》明确了性别歧视投诉的受理机构、争议的处理,赋予性别平等促进机构协助性别歧视的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义务,提出了界定性质、投诉或起诉、协助起诉、公布用人单位的行为和申请撤销荣誉称号的性别歧视五种处理形式,开全国反对性别歧视的先河,填补了我国反对性别歧视处理机制的空白。
标杆深圳的“参考答案”
有关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推进的意义在于,将保护女性权益落在实处。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在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深圳市社会性别统计报告》中找到了答案。
性别统计是一种统计方法,它的特别之处是从性别角度分析和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
我国香港、台湾在21世纪初就已经实行社会性别统计制度,其中香港每年都会发布《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统计数字》性别统计报告。通过对比男女两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权力、作用和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进而找出解决男女不平等发展的方法,推动两性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颁布3年后,深圳市统计局从2015年开始,每年都会发布《深圳市社会性别统计报告》,涵盖人口特征、文化教育、就业与收入、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参政议政等多个方面。
女性参政最核心的指标体现在女性在各类政治、经济组织中管理岗位的比例和各级人大代表中女性的比例。
从2015年开始,深圳市中共党员的女性比例在稳步上升,市人大代表的女性占比基本保持在26%以上。尽管女性在公务员队伍中的占比从2017年起有所回跌,但是综合来看,深圳市女性的参政情况仍逐年上升。
在卫生与健康方面,除了为女性建立健康档案,深圳市还注重对女性癌症的免费筛查。
在中国,尽管宫颈癌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但是考虑到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是世界上宫颈癌发病例最多的国家。
宫颈癌是女性第四大癌症,是一种可以通过疫苗预防和及时筛查和治疗而达到痊愈的癌症。深圳市从2017年起不断对癌症筛查投入经费,不仅提升了女性对疫苗的认知与接纳程度,还将保护女性健康落到实处。
据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统计,深圳市自2015年以来在文化体育、公共设施、广告营销等领域都把保护女性权益和推进两性平等落在实处。
2021年1月颁布的《深圳市广告性别平等审视指南》,首次明确了广告中的性暗示、刻意突出女性从属角色等都属于广告性别歧视。
该审视指南创设了广告性别平等审视标准,不得固化陈旧定型的男女性别气质、不得贬低和歪曲女性能力与作用,不得扭曲、损坏、物化女性形象及身体等。建立了审视和处置机制,广告主自我审视、职能部门监管、专门机构评估和社会监督,并对涉嫌性别歧视的广告在发布前和发布后分类处理[]。
在该审视指南出台前,国内母婴品牌全棉时代、茶饮品牌茶颜悦色等均在广告宣传上“踩雷”,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曾在《城市如何爱“她”?商家行动和政府规划的女性意识》中分析过城市究竟应该如何关爱女性。
深圳市出台的审视指南不仅填补了我国广告性别平等审视的空白,还为其他城市在完善传媒领域性别平等监管机制上树立了榜样。
总而言之,深圳市20年来逐渐将性别平等国策落到实处,让女性在参政议政、创业就业、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市民权益、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感受到城市对女性的关心与爱护。
【参考资料】
1.《关于深圳女性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2. 石智雷,张婷皮美.性别红利: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视角[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0(03):61-70+159.
3.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八十九号)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 http://www.sz.gov.cn/zfgb/content/post_6566742.html
4. 深圳特区报《深圳率先出台广告性别平等审视指南》
http://www.sz.gov.cn/cn/ydmh/zwdt/content/post_8472100.html
网络编辑:邓丽萍 校对:胡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