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十年,回访首届教改实验班
放到今天看,全中国也没有能和校长、教授走得如此近的大学生了。 “不能说他们告诉了我这个taste(品位)是什么样的,但他们让我意识到科研的品位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本文首发于2021年1月2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吴筱羽
整整十年之后,郄博宇还对2011年1月那场自主招生考试记忆深刻。在一间教室里,试题直接由时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当面给出,每位学生拿到一张白纸,写完当堂提交。
“有三道题,考的不是数理化知识,是比较开放、创新的问题。”但他已经记不清具体的题目了。随后,一位老师给他做了智商测试,几位教授和他聊了聊他想做的研究,以及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
彼时,南方科技大学(下称“南科大”)刚获教育部批复同意筹建不到一个月——2020年12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学举行了建校十周年庆祝大会。
包括郄博宇在内的45名学生,通过这样的自主招生考试成为了南科大首届学生。郄博宇说,其实学校录取了46名学生,但有一名学生很快便放弃了。
他们的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低于普通大学新生。年龄最小的是被誉为“神童”、仅十余岁的苏刘溢。但接下来,他和另外3名学生陆续退学,最终首届毕业人数为41人。
南科大创建之初,就以改革者的形象闯入中国高等教育界。它当时所提出的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去行政化”、“教授治校”等理念,让首届学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的参与者,因此,他们的班级也被称作“教改实验班”。
十年后,这41名学生,有人在国外仍然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科研,有人在深圳创业、寻求科研成果转化之道……被问及南科大时光,他们仍然毫不掩饰对创新型大学的向往,而当年他们在理想碰撞现实时遭遇的迷茫与纠结,都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着借鉴。
“自授学位”的一届
广为人知的是,南科大首届毕业生许多都出国读书了。
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这41名毕业生,半数以上选择了出国深造,研究领域集中在物理、化学与金融数学。有两名学生去了企业就业,一个去了华为,另一个去了大族激光。仅有一名学生选择了创业,一开始依托的正是南科大的实验平台和技术。
这名学生叫张至。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启动仪式上,他作为唯一的大学生创业者和科技创业者代表,与李克强总理连线交流。
“我们没有教育部授予的文凭,国内是没法继续读书或者考公务员的。大企业也不认。”回忆起首届教改班同学们的去向,柳泱的语气有些遗憾。
这是他们入学时就作好了的心理准备。有人后悔,也有人坚持下来了。
郄博宇的父亲是外企高管,母亲是四川大学的老师,从小家庭氛围就比较民主,父母习惯尊重郄博宇的想法。十年前,当郄博宇考虑是否选择南科大时,父母只是替他分析了利弊,让他自己决定。
彼时,他已经考了中科大少年班,原本的目标是北京大学,但南科大的宣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汪亚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