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下的金山银山,路在何方?

2021年伊始,当“碳中和”成为热词,中国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美国重返《巴黎协定》时,台达“永续长”周志宏从容地表达:“我们欢迎这个时代的来临,不敢说我们都准备好了,但是真的做了非常多的准备。”

台达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暨发言人周志宏

一块饼干会让小朋友更爱地球吗? 

试着玩这个游戏:拿出一块有巧克力豆的曲奇饼干和一个小勺子,让小朋友挖出里面的巧克力豆。这个过程类似挖矿,也隐喻着环境保护问题——挖出巧克力豆的过程中,旁边的饼干会随之碎掉,仿佛挖矿过程中破坏的土壤和山体。

游戏来自企业台达(Delta)设计的能源教育课程,在上海、江苏吴江、湖南郴州、安徽芜湖等7个城市,已有三百多名员工志愿者向几千位小朋友们讲述。

台达能源教育课程:煤矿挖挖挖

1971年,以生产电子元件起家的台达创立于台湾。如今,台达的开关电源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产品线涵盖电动车、智能制造、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全球8万名员工,75个研发中心,虽然科技感浓浓,但早在台达成立之初,从创办人郑崇华开始,台达就秉持“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融入产品,更是渗入员工的DNA,如呼吸一般自然。

CSR部门竟然有些“强势”  

台达公益事务处的衡琳是一个二胎妈妈,设计能源教育课程是她的工作。在“煤矿挖挖挖”的游戏里,她发现孩子们一开始以为挖出的巧克力豆越多越好。当得知破坏土壤的隐喻,挖得越多的孩子,悔恨越深,也体会越深。

另一个深受欢迎的游戏是“葡萄干浮沉实验”。葡萄干悬浮在雪碧中,带出一串串的二氧化碳气泡,跟救生圈一样浮起来。二氧化碳这种无色无味但引发温室效应的气体,就这样被孩子们“看到了”。

台达东莞厂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通过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产生

公共事务部黄祖璟刚来台达一年,大学专业为环境工程的她对环保细节更加敏感,她对台达“爱地球”基因的了解是从一块屏幕开始的。

入职第一天,HR同事带她看展厅巨大的显示屏,上面实时显示着工厂的节能数据。“HR同事问我:你知道我们经营理念是什么吗?‘环保 节能 爱地球’”。黄祖璟至今仍印象深刻。

不只是新员工,哪怕是进入大楼的访客,每走一步都会被“植入”环保节能的理念,诧异空调居然没有那么的“冬暖夏凉”。台达上海研发中心办公楼获得了LEED绿色建筑的最高级别——白金认证。在全球,台达的工厂和办公楼以及捐建建筑中已有27栋绿色建筑,在四川捐赠的小学校园也是绿色建筑。

“很多公司会认为我们CSR(企业社会责任)部门是花钱的,不能给公司创造价值,但在这里不是”。黄祖璟甚至感觉,因为台达把环保节能看成做生意的优势,CSR部门竟然有些“强势”。

2019年,台达发言人周志宏担任了“永续长”(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一职,这个职位并非台达独创,但这个直接向CEO汇报的正式职称,体现了台达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

环保部门之所以强势,是因为做好环保并不只是花钱,还能带来营收。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数据中心带来的耗电量已不容忽视。

正如1914年开凿完成的巴拿马运河极大地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台达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了“巴拿马电源”,只需一台数据中心巴拿马电源,就可替代所有中间供电环节。不仅高可靠、占地面积减少一半,还节能高效,共计能为企业减少20%的总投资成本。

越节能,越有竞争力 

电源供应器是台达的核心技术产品,营收中约有一半来自于此,这种供电小机器上映射着简单的道理:越节能,越有竞争力。

为全球提供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这个简单道理也适用于台达的多条产品线:储能、电动车充电桩、智能微电网、数据中心乃至电动车里的“三大电”(整车电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全球知名的电动车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周志宏介绍。

黄祖璟在入职面试的时候,问过环保节能在台达的地位,得到的答案是:无论做工厂节能还是产品节能,台达都希望借此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入职一年,看了财报的表现,她觉得“这句话真的不是在骗我,不只是说着好听”。

2020年,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并营业额约为新台币2,826.05亿元(相当于642亿元人民币),即使受新冠疫情影响,较2019年仍有5.4%成长。作为台湾上市公司,市值超过7,000亿台币(相当于1,616亿元人民币)。

与营收增长同步的,是下降的能耗数据:2010-2019年,台达高效能的电源产品已累计为客户节省314亿度电,这些电力可供台北市用两年,减少1,674万吨碳排放。

制定企业内部碳价 

绿色的一大难度是换算成“金色”——钱。参考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机制,针对气候变化,台达从治理、策略、风险管理、指标与目标几个维度,识别了企业的风险。

令人意外的是,“产品与服务被低碳技术取代”被认为是最高的风险。

“虽然我们自己走在前面,可是我们觉得这依然是更高的风险。”周志宏说,他列举了柯达胶卷被数码相机取代的例子,最要提防的就是这种颠覆性的技术变革。

虽然不是碳市场的试点企业,台达内部居然有一套碳价。碳价依据法规、国际企业案例,考虑公司节能项目、可再生能源投资与绿色电力购买成本等而制定,还会实时更新以保持敏感度。

这种未雨绸缪是为未来的碳交易做准备,就像“你不买股票,根本不会关注股票市场。”周志宏说,如果一个指标已经被政府要求发布,那已经是“相对落后的指标”,如果企业没有预先准备,政策出台的时候,会措手不及

有了渗入基因的理念,当各部门被告知碳价,以后需要碳交易时,并没有员工提出“这很奇怪”。这是因为,不只是给孩子们的能源教育,公司内部也有系统性的学习计划,员工“选课”热情高涨。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估,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集结了全球顶尖的科学家,IPCC的报告内容学术性强,甫一发布,学界和政界都第一时间学习。

作为企业,台达也紧跟IPCC的步伐。郑崇华就邀请大家观看介绍气候变化的影片《难以忽视的真相》,2019年IPCC发布了《关于气候变化中海洋和冰冻圈的特别报告》,台达结合报告内容和台达节水经验,举办了媒体沙龙,与全球同步分享气候变迁最新动态。

参与评奖是为了自检

台达“爱地球”的基因源于创办人郑崇华。从小生活在福建北部的建瓯,郑崇华对自然充满好奇,观看蚂蚁的生活,也思考老房子的巧妙结构。1970年代的国际石油危机让他产生了危机感,也将环境危机视为产业转机。他被誉为“台达环保长”,环保长推销的不只是产品,在各地演讲时,绿色是他的主打话题。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在各项评比中,台达成为了优等生。

2020年,CDP(碳信息披露项目)评鉴的全球9600家企业中,台达在“气候变化”与“水安全”两大环境主题均获得“A”级。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 (DJSI) 评比中,台达连续三年、第五度脱颖而出成为产业领导者,在七大项目获得全球电子设备产业最高分。

周志宏认为,拿奖并不是为了名利,“最重要的是希望从中找到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等于做个体检,知道我们哪里强哪里弱”。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则是更大的学习平台,台达已连续13年参与。2015年的巴黎峰会,台达在巴黎大皇宫设立了展台,分享台达自2006年开始在全球打造绿色建筑的“绿筑迹”。

2015年巴黎峰会上的台达展台

巴黎峰会缔结了《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虽然美国“退群”又“入群”,这一具有前瞻性的国际条约依然具有强大全球领导力。202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不少企业也纷纷表态。

在巴黎峰会上,周志宏获得了一个新理念:无论国家地区间的谈判如何复杂,城市、公司级别的单位也具有很高的自主能力和财力。尤其是跨地域的企业,影响力非常大。

在那之后,台达加入了一系列的国际倡议联盟。2015年加入“We Mean Business”;2017通过SBTs (Science Based Targets) 科学化减碳目标;2018年加入承诺公司自有车均使用电动车的EV100——在台达,电动车不仅可免费充电,还享有获得更好的停车位。

台达上海研发大楼为员工电动车提供免费充电及绿色停车位

“企业一投入,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因为企业还有供应链管理,会带动了其他企业一起。”周志宏说。

位于产业链的中端,台达一方面受到下游企业的要求,也将压力传导到上游的供应商。某全球知名品牌对可再生能源有严格要求,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44.1%的台达就成了供应商;台达自己的供应商中,有的在屡次提出要求后,仍不改善,只能终止合作交易。

 “你的妈妈好棒!”

当节能环保成为企业产品的核心理念,衣食住行中的绿色生活方式就显得毫不刻意。

接受能源教育的孩子回家之后告诉家长,关灯、关电视之后还要把插头拔掉;空调在夏天不要超过26℃。去自家孩子学校分享能源知识的台达员工也感到骄傲,一位员工的孩子在妈妈去学校教授能源教育课程后,同学们都羡慕的说:“你的妈妈好棒!”

除了食材安全、农残抽检、少油少盐等餐饮业必备的食品安全要求外,台达上海研发中心行政部主管陈红梅还背负着一项少见的KPI——厨余垃圾每天控制在100公斤以下。

员工不留剩饭是控制关键。如果“少一点是回味,多一点是眼泪”、“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这样的标语还不那么打动人,“每天废弃两百多斤粮食,相当于三个女孩子的重量”这样的类比则会让“剩饭一族”后背发凉。

宣导产生了效果,食堂每天的厨余垃圾都要过秤记录,根据2015年-2018年的数据分析,陈红梅发现,平均每天下降了两公斤。

台达员工食堂随处可见的绿色标语

2020年因为疫情,很多员工都打包回办公室吃,厨余垃圾看似少了,但是一次性用品耗用多了。食堂就采办了自动化的高温消毒柜,希望员工循环使用餐盘。现在,食堂打包的不是一次性餐盒,而是方形的便当盒,汤也会灌在保鲜盒里。

对于厨余垃圾,陈红梅还有新的想法,希望可以采购就地处理的机器,将厨余垃圾发酵成有机肥,送给爱养花的同事们。

几十年后,当气候变化已经妇孺皆知,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更是在2020年成为显学,台达则反复强调,需“重新整理,调整步伐”。

周志宏坚定的表示:“节能环保当然不是只花钱不赚钱,更是绿色商机;而做不好节能环保的企业,可能连生意都没了。”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