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字号”面霜,致女婴成“大头娃娃”?
一些婴儿润肤霜实为消毒产品。“消字号”产品禁止添加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激素等物料,但违规添加在业内非常普遍。
有医生总结出“避坑”指南:不要买名称里有“抑菌”等字眼的“消字号”产品;不要买“械字号”的湿疹产品;不要买暗示能治病的“妆字号”产品。
(本文首发于2021年1月14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马肃平 助理编辑 温翠玲
6月龄的女婴柚子,遭遇了人生中第一件令人“头大”的难题。
在使用母婴店推荐的抑菌霜两个月后,柚子脸上的婴儿肥变得越来越严重,眼睛被脸颊挤得只剩一弯细缝,出现了严重的满月脸、毛发多、发育迟缓等问题。
辗转求医,2020年11月,她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类库欣综合征”,由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导致。但医生检查后认为,孩子体内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并不少,出现症状是因为外源性的激素把体内的分泌功能抑制了,建议停用抑菌霜。
抑菌霜里是否违规添加了激素?柚子爸爸找厂家和门店询问无果,也没有检测机构愿意接受个人委托检测。直到2020年12月底,他向自媒体博主“老爸评测”寻求帮助,这家一直关注儿童日用产品健康风险测评的机构将涉事产品送检后发现,产品含有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含量达30mg/kg。
如果长期涂抹,这种激素可能造成“激素依赖性皮炎”,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多毛、满月脸、水牛背等问题。
2021年1月7日,激素面霜“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后,引发舆论热议。涉事企业所在地的福建省漳州市卫健部门称,涉事企业已被暂停生产、召回涉事产品,并联系权威检测机构进一步检测。“我们也在催促检测机构,争取尽快公布检测结果。”1月12日,漳州市卫健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我们收到了390多起反馈,都是使用此款面霜后出现脸颊红肿、满月脸等症状的儿童,大部分集中在徐州、连云港、宿迁等地,症状严重的接近40例。”“老爸测评”的工作人员陈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数百份家长寄来的产品已全部封存,等待检测,后续建议受害者家属提起集体诉讼。
再现“大头娃娃”
“刚出生时7斤,两个多月长到15斤。”柚子爸爸说,起初觉得孩子有点奶胖,膀子和腿一圈一圈的,容易长疹子。2020年8月,带孩子去母婴店游泳时,店老板推荐了一款“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说在红的地方涂一涂,会有效。
“结果第二天早上很奇怪,感觉一下子就不红了。”柚子爸爸在微博上写道,他们先后购买了七瓶这款产品,像面霜一样,每天早晚给宝宝涂抹。
据柚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