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替县财政贷款,悬案六年未解

通过这种模式,三善公司共为县财政局融资1.9亿。

“县财政局筛选的企业都是在业务方面有求于县财政局。”例如卷入此案的两家企业,都会承建政府工程,工程款需要从县财政局结算。

财政、国资的钱被官员打通使用,借道企业,拿存单去银行质押,存在纳税人受损或社保资金受损的可能。

发自:江苏沭阳

责任编辑:张玥

六年前,江苏三善建设有限公司(后称三善公司)被法院判决败诉,但奇怪的是,冻结的2500万工程款一直没被执行。

此案涉及一笔江苏省宿迁市沐阳县的财政资金纠纷,由此揭开当地财政资金情况的冰山一角。

近日,仍悬在半空的三善公司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了一份问询笔录,其中显示:2009-2014年间为了开发沭阳南城,县财政局曾让私营企业帮县财政向银行贷款。

这是2014年11月13日,淮安市清浦区人民检察院对时任沭阳县财政局党组成员殷正光的询问笔录。三善公司是帮县财政贷款的企业之一,因与县财政局发生纠纷,三善公司持续反映问题,在检察院调查中形成了这份笔录。

三善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是沭阳县唯一具备一级建造资质的公司。

该笔录在三善公司申请再审时,其真实性也经过了江苏省高院质证。

笔录中殷正光交代,沭阳县的具体操作方式是:在县里筛选有实力的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以企业名义向银行贷款,县财政局提供担保或质押,贷款资金到企业账户后,由企业再转入县财政局国库科,同时县财政局向企业做出承担还款责任的承诺书。

三善公司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参与融资的有二十几家公司,其中有一笔贷款竟意外被企业截流自用。

就这种操作方式,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多位财政领域专家及财政部门官员,他们无一例外地认为这属于违规行为。

作为当年的“融资”企业之一,三善公司拿出了七份承诺函,其中五份由县财政局出具,其他两份来自当地国有企业。

盖有县财政局红章的承诺书写道,“该笔资金由我局使用,本金和利息由我局负责偿还与贵公司无关”。三善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这些钱都是由财政存单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