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基会:中国的慈善启蒙与公益名片

如果提到一双大眼睛,你会想起谁?或想起什么?

对于一代人来说,这个答案很可能是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苏明娟,那张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青基会”)用作希望工程标志的照片。

苏明娟曾说,“很多人因此关爱我,更多的人因此为希望工程献了爱心。”

还有一次背十六块砖只赚三分二厘的刘小环,在解海龙提供的纸上写下“我要上学”四个字。这四个字后来被印到“刘小环背砖”的照片上,不知震撼了多少国人。

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视频说道,“这些照片记录了一些事情,同时也唤醒了一些事情”,画面中是“大眼睛”和“大鼻涕”。文案中插入的“希望工程”话题,截至2020年12月14日,播放量超过6111万次。

无论是三十一年前,还是三十一年后,这些传播仍有力量。无论是作为启蒙者还是引路人,中国青基会一直走在前面。

公益名片:启蒙者与引路人

1989年3月,共青团中央发起成立中国青基会,并于同一年开始实施希望工程。

根据《瞭望周刊》的报道,当时的中国,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小学生,平均每年有一百多万。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条件薄弱,但失学孩子们依然对知识充满着渴望。

中国青基会认识到,公益事业要关注社会需求,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实施希望工程,可以给予贫困家庭青少年有温度的支持,帮助其完成学业。

此后,民间力量的注入,将中国公益事业带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1年4月,中国青基会正式推出“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计划。通过中国青基会和全国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牵线搭桥,捐赠人可以与贫困地区的失学少年直接联系,定向资助直至其小学毕业。

百万爱心行动实施仅一年时间,其救助规模便从4万名扩大到30多万名,希望小学建成33所,助学款超过1亿元人民币。

“绝大多数中国人和企业的慈善公益洗礼,是从希望工程开始的。”中国慈善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刘佑平曾表示。

经历了九十年代的辉煌,中国青基会没有止步不前。它一直与时俱进,在当下仍然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

2019年11月19日,在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为这一富有影响力的公益事业赋予了更高的荣光和使命。

2020年3月,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新时代希望工程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寄语精神为根本遵循,把希望工程这一共青团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性事业办得更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随后,中国青基会发布了《新时代希望工程项目指引(2020-2025年)》,推出助学兴教、健康守护、素质提升、紧急救助、铸魂育人“五大计划”,以此为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提供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全方位守护。

就“紧急救助”而言,它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藏女孩斯朗巴珍,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2月份的西藏昌都,雪山环绕,加之地势较低,网络并不流畅。为了上课,斯朗巴珍每天步行三十分钟,在雪山上找网上课。

在媒体的关注报道下,这位藏族女孩得到帮助,解决了网络问题,但斯朗巴珍所遇到的困境并不是个例。

为此,中国青基会启动“希望同行,一起学习”特别行动,帮助湖北5800多名困难家庭青少年实现在线学习,提供在线教育公益服务,使他们的学习不因疫情而中断。

“从‘我要上学’到‘上好学’,要把握需求变化,为青少年提供有温度的经济支持、学习场景。”在谈及当下希望工程所关注的问题时,中国青基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郭美荐这样说道。

2005年“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基本解决了农村因贫失学的问题。中国青基会关注的重点也逐渐从之前的“起点公平”转移到现在的“过程公平”。

“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更加突出希望工程的育人功能。”郭美荐表示,接下来的项目设计要更加注重实用价值、注重青少年的实践体验与开阔眼界。

三十一年:持续性与传播力

1991年5月25日,中国青基会在《人民日报》等多家全国性报纸刊登“希望工程——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募捐”的广告。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募捐广告,当时在国内属首创。

在公益品牌的传播力与创新性上,中国青基会一直走在前面。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持续的传播与创新,一直坚持到今天。

2020年,再次见到“苏明娟”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她回报这个社会的报道里。从一个受助者,转变成了公益火种的传递者、希望工程品牌的传播者,她是这三十余年可持续发展的见证。

这三十多年间,各种民间公益组织发展起来,“腾讯99公益日”等互联网公益也逐渐兴起,公益传播格局不断改变,“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辉煌过后,该如何转型?

“首先,希望工程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各级希望工程的齐心协力,”郭美荐说道,“中国青基会要发挥‘头部公益组织’的作用,各省级中国青基会要结合实际,开发独具特色的公益产品,与中国青基会共同组成希望工程事业发展的‘动车组’。”

除了各级机构的群策群力,公益品牌的建设也亟需年轻血液的注入,以及品牌的薪火相传。

由此,公益火种的力量才能得以传递,才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了解并参与到希望工程的建设中来。去挖掘其中有温度的历史故事,去拓展新的传播空间。

如今,“中国青基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各省青基会”等话题在各短视频平台上热度沸腾,这过亿的播放量说明一个问题:良好传播的基础,需要实实在在的内容,能够一直火下去的背后,需要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毕竟,希望的种子种下去了,需要培土、灌溉,守护它发芽、成长。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