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是为了生存”
“如果现在还让我一个人拿个机子去拍,我可能就不太有动力。如果没有投资,就为了情怀?纪录片人好像被打了很多标签,‘必须怎么样’。为什么呢?我又不欠你们的。我觉得这个行业需要有一个良性(发展)的可能性。”许慧晶说。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0年,因为疫情,许慧晶有半年时间在家剪片。《棒!少年》拍完后,后期花了一年半,剪了四十多版,依然没有找到最好的那一版。如何真正理解人物的困境?他陷入了僵局。六岁的儿子,那时上不了幼儿园,待在家里。
《棒!少年》开拍时儿子三岁,许慧晶形容“他跟留守儿童差不多,跟我不熟”。这半年,许慧晶参与到了儿子的日常起居,找回了久违的熟悉感。给儿子洗澡曾是一项特权——“没办法,除非完全接受你。只有妈妈能给他洗,其他人都不行”。半年后,许慧晶终于获得了这个特权,像是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这让许慧晶意外找到了理解片中小孩的钥匙。他将父子关系的转变,归结于六岁的儿童已经有了对“爸爸”这个角色的需求,自己适时给予了陪伴。片中的小孩子,却在最需要时,面临至亲的缺位。
许慧晶是山西人,曾就职于媒体,有十年独立纪录片经历。2020年12月11日,许慧晶执导的纪录片《棒!少年》上映,这部作品在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中,斩获了“最佳纪录长片”和“观众选择荣誉奖”两项大奖。陈可辛导演评价,这是他今年担任FIRST电影节评委“最让我感动的一部电影”。
《棒!少年》讲述了一个有关少年命运的故事:在北京城郊,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儿童,
组成了一支爱心棒球队,跟随七十岁的老教练“师爷”学习棒球。少年马虎的到来,打破了球队的宁静。在经历了艰苦的训练后,球队将代表中国,登上世界少棒的顶级赛场……
这部作品是许慧晶事业生涯的一个转折。在此之前,他更像一个典型的独立纪录片导演。从山西农村走出,将镜头对准尖锐的社会问题,但作品往往石沉大海,溅不起一点水花。“现在大家对纪录片的印象无非两种,一种是宣传片和商业片,另一种是独立的——大家觉得高大上,但很悲催,很小众——你说它很牛,你也不看。就算拍了十年、二十年又怎么样?”
纪录片拍人还是拍事,许慧晶摸索了十年。2020年7月31日上午,在西宁市中心一家酒店的咖啡厅,许慧晶曾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头一晚,FIRST影展的露天放映中,掌声经久不息——这是《棒少年》最早受到的来自观众的检视和认可。“比剧情片更精彩的纪录片”,许多观众如此评价。许慧晶希望通过“拍人”走向大众,这也被他视为独立纪录片人走向商业市场化的可能性。
但作者纪录片电影要走向大众,真正实现商业化层面的成功,也面临热血与现实之间的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汪亚纯 校对: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