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侧改革”从哪入手?

从强调扩大内需到“内循环”为主体,尤其是当前国外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时候,解决社会中长期“需求”的问题自然浮出水面。

在苏剑看来,税收政策、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和老百姓私有产权保护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做不一定短期见效,而不做则永远没效”。

责任编辑:顾策

(新华社/图)

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信号。“需求侧改革”一词闯入大众的视野。这场会议被认为是给明年经济工作定基调。

会议中提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最终希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早在2015年12月,国家首次提出推动“供给侧改革”,得到了大多经济学者的认同。有一部分经济学者强调,在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不可忽视需求端的管理。

会议给出的信息寥寥,却迅速在舆论场中引起热议。究竟什么是“需求侧改革”?“需求侧改革”关切的重点又在哪里?

从需求管理到“需求侧改革”

一般而言,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需求管理,常用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通过短期的需求管理工具调整经济总量,抚平宏观经济波动。

需求侧就是常说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在社会总需求中,消费所占的比重最大。

一直以来,需求管理常常与短期政策关联,而供给侧改革则被认为是长期系统性工程。供给侧改革五年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概括为“三去一降一补”,分别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从“管理”到“改革”,区别就在于“政策作为管理工具是短期、可逆转的,而改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己文
回复

己文

2020-12-22

需求侧改革,也许得先从整治某宝某多开始,此类平台目前更多的作用并非桥梁,而是圈钱的套子,企业在供给侧的提升改进的未尝红利,反而被劣币驱逐了良币。此类平台需要整治!挣的钱已经够多了,就不要再唯利是图了!

小叫兽
回复

小叫兽

2020-12-20

关键是地主家也没余量了啊

176****3726
回复

176****3726

2020-12-18

需求侧改革要明白老百姓最大的需求是什么?需进一步推进服务业的改革,医疗教育服务应该下点功夫生化改革了

ZHITIANXIA
回复

ZHITIANXIA

2020-12-17

住房和医疗会抑制年轻人的需求,教育和养老则会抑制中老年人的需求

spock
回复

spock

2020-12-17

都负债累累了还在说没有消费意愿,是嫌韭菜还没割够!

137****2697
回复

137****2697

2020-12-17

个人认为,城镇化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从政策层面可以入手的提升消费的有效措施,也是需求侧改革大有可为的地方,作者好像没有提及?

那没事了
回复

那没事了

2020-12-16

就算社保有保证,那也还有买房压着呢。

佛系中年
回复

佛系中年

2020-12-16

【深度】老龄化进程(而且必然会叠加【少子化】,12月月初公布的中国【总和生育率】已跌至1.048,一点零四八)。这将会对消费市场产生深重的影响。根据消费生命周期的理论,人在进入中老年以后(以50岁为界限),对于耐用品的需求会有所上升,对于快消品的需求会快速下跌。并且,重复消费的意愿会大为降低。中老年人更倾向于“一件东西使用很久”,他们并不会像年轻人那样经常把自己的东西更新换代。比如:老年人群体对新潮5G电子产品的【消费欲望】最低,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估算,截止今年年中,全国在网的2G手机用户仍有约2.73亿,约占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量的17.15%,主要就是老年人群嘛。未来的中国,是一个头发由黑色变灰色再变成白色的社会。由大量中老年人组成的社会不但成不了所谓内需旺盛的消费社会,反而会成为一个【佛系社会】。未来30年时间,60后、70后和80后先后进入退休年龄。这三代人加在一起的总数是占历代人口比例最多的。预计在2050年以前,中国的老年人口将净增加3.09亿。约5.6亿规模老年人,这将会彻底改变中国的消费市场格局。

君山
回复

君山

2020-12-16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成本太高

赵大砥
回复

赵大砥

2020-12-16

看来需求侧改革也有不同的价值和利益取向,苏剑教授主张的是企业和个人私有财产保护。

139****1229
回复

139****1229

2020-12-16

不把扰乱市场的清除掉,改革难啊!

186****5183
回复

186****5183

2020-12-16

只有解决了医疗费用高企、教育校外辅导班和房价三大问题,大家有💰才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