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守墓人:背负历史重担390年

袁崇焕被处死后,尸骸弃在地下,无人敢去收葬。佘家先祖半夜去偷了头颅,埋在广渠门内的自家后院。佘家人在这里守着袁崇焕的墓,已历17代,坚持了390年“他们一家背负历史的重担,实际上压力太大,对历代要求太高,390年,已经够久了,不会有更久的了”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黄剑

图中央为袁崇焕墓,图左为佘家先祖“佘义士”墓

墓碑会老去,经历了寒来暑往的风吹雨打和历代社会变革中的人为踩踏、涂抹,正面已经近乎一座无字碑,刻字消逝于斑驳的历史中,只有一旁的展览牌揭示它原本的模样——“明故义士佘公之墓碑”。

“佘公”墓旁是袁崇焕的墓地,如今叫作“袁崇焕墓和祠”,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佘家人在这里守着袁崇焕的墓,已历17代,坚持了390年。

2002年,袁崇焕墓祠归于国家统一管理,周边的拆迁重建渐次展开,佘家不得不离开。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和丈夫焦立江搬到了石景山,俩人年岁渐老、疾病缠身,但经常换乘两班公交车来看墓祠,扫扫落叶,浇浇水,有时也给游客讲讲历史。

2020年8月,佘幼芝在京去世,享年81岁。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她之后写下,“美国立国才两百多年,你们佘家却为一个人守墓三百多年,这样的事情,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

地图显示袁崇焕墓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斜街52号,藏在一片居民区里。在小区里一打听,居民都知道这个墓和祠,也都知道佘幼芝。在他们的记忆里,这个为一块墓碑奔走了一辈子的女人是“佘疯子”。随着佘幼芝去世,她和她的家族此前数百年的历史,在这个不起眼的巷子中渐渐模糊。

袁崇焕祠,导览介绍上写有佘幼芝守墓的故事

图/本刊记者韩茹雪

“不能在我这里断了”

社会变幻不定,连一块墓碑,也命途多舛。

上世纪70年代,传说袁崇焕的头是金子做的,有人推倒墓碑,刨开坟,但什么也没找到,只在月光下留了个黑黢黢的大坑。

那时,佘家看守袁崇焕墓已经三百多年,为了一句祖辈遗训。这要从“盗头”的故事说起。

公元1630年8月,明崇祯三年,名将袁崇焕被绑上刑场,凌迟处死。北京城的百姓争买其肉下酒吃。顷刻间,袁崇焕骨肉俱尽,只剩下一颗头颅。

九个月前,在与刑场一墙之隔的广渠门外城壕之中,袁崇焕曾率领将士死战,击退十倍于己的后金大军。袁崇焕解京师之围不久,遭魏忠贤余党弹劾,后金主将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最终,袁崇焕被崇祯帝朱由检以通敌、议和等罪名冤杀。

袁崇焕死后,尸骸弃在地下,无人敢去收葬。他有一个姓佘的“仆人”,广东顺德马江人,半夜去偷了头颅,埋在广渠门内的自家后院。

“佘义士”盗头之后,告别朝堂、留在北京,临终前,给后代留下三条遗训:

在北京守护袁墓,不得回广东老家;

不得做官;

要读书明理。

当时,袁崇焕身系“反”罪,佘家只敢偷偷收葬。历史的重担系于小人物身上,往往意味着道不明的代价,这家人背负秘密,直到乾隆年间袁崇焕被平反。

佘家收葬袁崇焕后,世代为其守墓。“文革”期间,传到了第17代,男丁有佘宝林,也就是佘幼芝的堂兄。佘幼芝刚生女儿,发着烧,出院后听到墓地遭劫的消息。夜里两三点钟,她和丈夫焦立江偷偷过去,只看到个大坑,眼泪止不住哗哗往下流。

很快,堂兄一家搬走了。佘幼芝生前接受采访时回忆,佘家有传统,家人下班后得先去老屋问安,那天她到伯母家去,叫门没人应,屋里已空空如也。

之后的几年,她找过堂兄,但一直没下落。动荡年代里,无暇做更多的事情,佘幼芝就在此时接下守墓人的最后一棒。

佘幼芝出生于1939年,八岁丧父,和母亲一起生活,作为女娃,她原本只是家族守墓的旁观者。她小时候听大伯介绍先祖,说是“磨石”,跑去问妈妈,才知道是“谋士”,这也是家传的说法。

袁崇焕在乾隆时期平反后,常有广东同乡到广渠门内拜谒。佘幼芝小时候,看家里时不时来人到后院拜谒,作为女孩子,很多时候她不上正厅,就在祠堂门口听大人们在里面谈论,渐渐知道了家里守墓的事情。

直到进入新世纪,大约2001、2002年,墓祠周边拆迁,佘幼芝才有堂兄的消息。佘宝林后来在一档节目上讲述,当年国家支援三线建设,单位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阿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0)


花青素
回复

花青素

2020-12-14

可能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会明白这些历史遗迹和精神的重要

潇湘布衣
回复

潇湘布衣

2020-12-12

守的是忠义精神

佛系中年
回复

佛系中年

2020-12-12

岳飞想收复燕云16州并迎回2圣都快魔怔了!简直是用道义来【绑架】赵构,不整你才怪,韩世忠就比岳飞精明得多。对比明朝:朱祁钰愿意迎回他亲哥朱祁镇吗?朱祁镇回来重新上台之后杀了帝都保卫战的功臣于谦。弟弟真的把哥哥迎回来,十年后弟弟莫名死亡,哥哥重新做了皇帝,弟弟那些旧臣被清算,可惜了北京保卫战的一代功臣于谦了,不得好死啊!!!这么看 南宋的赵构未必做错了!

人生

2020-12-11

岳飞也不是死于反间计,也不足惜?

人生
回复

人生

2020-12-11

岳飞也不是死于反间计,也不足惜?

思 禽

2020-12-11

佩服这样的精神,但作者要搞清楚袁崇焕的死不是死于反间计,不要被地摊文搞混了!袁崇焕死不足惜!

思  禽
回复

思 禽

2020-12-11

佩服这样的精神,但作者要搞清楚袁崇焕的死不是死于反间计,不要被地摊文搞混了!袁崇焕死不足惜!

信者得爱
回复

信者得爱

2020-12-11

青山有幸埋忠骨

mtjsldx
回复

mtjsldx

2020-12-10

不知道金庸老先生去没去过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0-12-10

值得历史铭记。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0-12-10

这是千古传奇,道义精神,精忠正义之举。

高 波
回复

高 波

2020-12-10

很多年前,南周就有专文讲述佘家人世代守墓之事,当年读了就很感动,而今这一篇更是让我唏嘘不已。守的是忠义!掷地有声。本文也不回避显示困境,现在的陵墓管理方,缺少守墓的情感投入,缺乏对历史忠义英雄的深刻认知,所以他们很难像佘家人那样去守护——但是这恰恰就是真实的人生,虽然很坚硬。

西流
回复

西流

2020-12-10

佘(she)

Echo Jiang

2020-12-10

守的是忠义,正气,余家了不起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0-12-10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小麻雀
回复

小麻雀

2020-12-10

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忠义之士,也有无赖之徒。

半夏流年
回复

半夏流年

2020-12-10

守墓的坚守精神,把袁大将的忠义精神时代流传。值得歌颂!

仕博猎头殷晓Eason
回复

仕博猎头殷晓Eason

2020-12-10

“守得就是忠义”全篇读完,被这句话深深震撼。

Echo Jiang
回复

Echo Jiang

2020-12-10

守的是忠义,正气,余家了不起

西方不无
回复

西方不无

2020-12-10

守的是忠义

天经地义
回复

天经地义

2020-12-10

致敬英烈!致敬守墓人!

139****1229
回复

139****1229

2020-12-10

了不起

举高高
回复

举高高

2020-12-10

历史的一粒沙,压在一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