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大户看过来,读懂这个文件,可能会省钱

碳市场将改变个人消费行为。高排放的终端消费品将不再具有价格优势,从而也将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此外,由于高排放行业竞争优势的减弱,未来年轻人的就业可能也需要谨慎考虑这些行业。

而“看不见的手”要在碳市场中发挥作用,也需要建立规则:谁来交易,如何交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成为全国碳市场发展的重要参考手册。

责任编辑:汪韬

(农健/图)

搭乘公交、骑共享单车,垃圾分类、旧衣回收,以及节约水电等行为可以换钱吗?

这并不是空想。你的低碳行为可以变成“碳币”,而想抵消自己碳排放的企业,会愿意花钱购买“碳币”。

在广东省开展的碳普惠制中已如此实践,将个人参与绿色低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接入碳市场,推动个人和企业的减排。在这个例子的背后,是逐渐发展的碳市场——超额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和自愿参与减排行动的个人,可以和未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通过“碳币”进行交易。

无论是2030年碳达峰还是近期中国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气候行动目标,碳市场都可以起到重要作用。而“看不见的手”要在碳市场中发挥作用,也需要建立规则:谁来交易,如何交易。

2020年10月28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简称《管理办法》)发布,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个人和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的行动进行了规制。 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尚未出台的情况下,《管理办法》将成为全国碳市场发展的重要参考手册。

个人也可以参与碳交易

《管理办法》的前传,是2014年发改委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2018年,应对气候变化职能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划转至生态环境部,基于机构转隶后碳市场发展面临的新变化,生态环境部起草了这份《管理办法》。待正式公布实施后,2014年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