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武术训练,皆为了塑造完整的人”

李小龙若还在世,2020年正好80岁。

“几乎所有武功路数都无异于纸上谈兵。”在李小龙看来,不论是拳击手、摔跤手,还是任何学过一招半式的人,都无法看清一场搏斗的本来面目。“当一个人被流派和路数所限,他就不能充分表达自我。反复操练套路,习武者表达自我的余地将会越来越狭小,固定的武术套路令其麻木不仁,他不会再留意具体战况,而是一味地刻舟求剑,机械地应对,无法在实战中应变自如,他是一个拙劣的机器人。”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0年2月,中国香港邮政发行李小龙纪念邮票,六枚邮票分别以李小龙的四部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死亡游戏》)、他的哲学思想及他一手创立的“截拳道”为灵感,还设计了一枚邮票小型张。 (IC photo/图)

“他拥有十八岁的身体。”1973年6月,33岁的李小龙在美国做了全身体检,体检报告认为他“相当健康”。那是李小龙的事业鼎盛期,他主演的三部电影在香港三破票房纪录,与好莱坞的合作也箭在弦上——一部由他主演的好莱坞电影,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客串。他志得意满,在与华纳兄弟影业董事长泰德·阿什利讨价还价的信中,他说:“泰德,我已成了华语影坛的头号影星,喜事接连不断。”

一个月后,“十八岁”的巨星陨落了。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死于药物过敏引起的脑水肿。他主演的遗作《龙争虎斗》同年在美国上映,成本85万美元,票房9000万美元。李小龙的形象与他引发的功夫热潮并没有随着他的逝去而消弭,反而成了独特的华人文化符号,多年来仍活跃在世界流行文化中。

李小龙的形象最近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是通过电影《好莱坞往事》。2019年7月底,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新片《好莱坞往事》公映,影片回顾并戏仿了1960年代末好莱坞的各种传闻逸事。作为李小龙的超级影迷,昆汀自然也在其中加入了关于李小龙的片段。

《好莱坞往事》中关于李小龙的情节只有短短几分钟,美籍韩裔演员麦克·莫饰演的李小龙表情傲慢,在片场向工作人员吹牛:自己的双手是致命武器,可以轻松击败拳王阿里。可一动起手来,这个版本的李小龙被布拉德·皮特扮演的特技演员打得灰头土脸。

这是多年来对李小龙形象最为“负面”的一次展示,而且来自公认的李小龙超级粉丝。李小龙的巨大影响力让争论的涟漪在全球蔓延。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随后在媒体上称,影片把父亲刻画成“一个傲慢又夸夸其谈的混蛋”。8月13日,昆汀正面回应此事。“他(李小龙)确实是一个傲慢的人,他说话的方式,这不是我编出来的,我听他说话就是有这样的效果。”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观点莫衷一是。李小龙的形象历来鲜明又模糊。一方面,人们惊叹于其令人眼花缭乱的击打速度、勾魂摄魄般的尖厉啸叫;另一方面,有人觉得他只是一位电影演员,他开创了功夫片的新时代,但并不代表他的武学成就与人格高度。他是文化工业的超级偶像,还是深具哲学思考的武学理论家,或是脾气暴躁的片场暴君……每一种形象都非常鲜明,却让藏在背后的李小龙本人更加模糊。

李小龙若还在世,2020年正好80岁。32岁时李小龙曾经有过这样的思考:“你一个人坐下来静静地听会儿音乐,不知不觉间你的意识便兀自展开了随想,武术的本源,生命的本源,以及功夫片的本源,都渐次在你心中清晰地浮现出来。这三大源头进而合为一体,相互启迪,如此你方能全方位地领悟个中真谛。”

李小龙在电影《精武门》(1972)中的这句台词,如今成了网络流行语。 (资料图/图)

无视“鱼雷”,全速前进

李小龙的极度自信是公认的。1962年,还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上学的李小龙写信对童年好友曹敏儿说:“我自信自己多年的功夫底子,能让我成为美国首位功夫教练。……我的目标是在此创立第一所功夫武馆,然后逐渐将其推广至全美(我打算用十到十五年时间实现自己的全部计划)。……眼下我兴许一无所有,仅蜗居于一间狭小的地下室内,但梦想一旦扬帆起航,我便能在脑海中看见一幅美丽的图景。一幢五六层楼高的功夫武馆拔地而起,旗下分馆散布全美。”

这封信出自2020年6月出版的《李小龙信札》,此书汇集了李小龙从赴美求学到在香港逝世之间的15年时光中,写给家人、师长、朋友、弟子、同行和影迷的138封信札。由于当时的跨洋长途电话费非常昂贵,李小龙养成了给家人、朋友和同行写信的习惯。“在这些信件中,读者可以看到李小龙的成长、转变以及对特定事物的看法,包括他的人际交往和武学理念。”截拳道·印心会创始人、截拳道修习者史旭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李小龙的极度自信使其具有强大的自我,当他面对不同的人与处境时,总能强势地表达自我,并用坚强的意志力执行自己的意图。饶是李小龙长着一张英俊的脸,但具有这样性格的人并不总能讨人喜欢。

甚至对一些长辈,他也能口若悬河,持续输出自己的观点,格言警句层出不穷。木村武之是李小龙在美国收的第一批弟子之一,比他年长16岁。1964年,24岁李小龙在给40岁的木村武之寄去了很多“学习功夫”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