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土,能种东西吗?”
村民们盼着早点种上地,没想到盼来的是渣土车。
“整个渣土山只有表面几万方是建筑垃圾,下面的都是好土”,薛永珍说,下一步闽辉公司打算将表层的建筑垃圾用来修田间小道,底下的渣土用来回填高滩地。
如果渣土里只是掺混了硬质物,在其上铺上种植土的做法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下层渣土被污染,若碰上下雨,下层土的污染会翻涌到上层种植土,造成土壤整体性的污染。“将建筑渣土用来填海围垦,最大风险就是污染土的流入。”
(本文首发于2020年11月26日《南方周末》)
发自:福建福清
责任编辑:汪韬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东华村是福建省福清市龙田镇的一个海滨小村。自2019年中旬开始,村子与大海之间,一座占地274亩、最高达15米的“渣土山”巍然崛起,像是战争电影里满目疮痍的城市废墟。
筑成这座渣土山的主要材料来自一百公里外的省会福州修建福州地铁、扩建福建省图书馆等工程的渣土。“渣土山”除了渣土,还掺杂着钢筋混凝土碎块、废水泥管道、红砖、石块;除了建筑垃圾,渣土堆间还有填埋生活垃圾的大坑,坑里散落着疑似输液瓶的旧玻璃瓶,标签模糊。这些五花八门的垃圾从何而来,众说纷纭。
“什么垃圾都有。”东华村民何瑞华称,垃圾山所占用的土地是未来的耕地,“要留给子孙后代的。”东华村委会委托福建拓扑司法鉴定所鉴定,判断由于土壤中硬质物(指建筑垃圾)含量过高,含有生活垃圾,且有镉超标情况,“不宜用作种植用途”。
福建等沿海地区有“向海要地”传统——将沿江或沿海滩涂围垦为耕地。近十年来,温州、杭州、宁波、福州等城市尝试将建筑垃圾回填进沿海围垦地,既可帮助围垦项目平整土地、改良填海造陆后盐分过高的土壤,同时可消纳建筑渣土,可谓“一石二鸟”。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因回填渣土土质不合格,导致部分围垦土地难以达到农用地标准,“渣土堆”变垃圾堆,引发“邻避效应”。
65岁的何瑞华回忆,2005年前,渣土山还是东华村头的一片滩涂,涨潮时被海水淹没,退潮时,捡拾花蛤、蛏子等海产品是村民们的一大收入来源,俗称“跑小海”。当下的纷扰,更让村民怀念“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自然生活。
每天约有两百辆渣土车穿村而过
距东华村不远的港头镇,还有一处滩涂变成了渣土堆场,两座渣土场面积相加有六百余亩,这一片都被当地人叫作“高滩地”。
2005年,福建省当时最大的围垦项目之一——福清市东壁岛围垦工程完成海堤合龙,滩涂从海洋中彻底露出,形成了“高滩地”。政府计划将这些高滩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委托福清市闽辉东壁岛围垦开发公司(以下简称“闽辉公司”)实施改造。
“这个项目本来应该在2008年结束,但到现在,没有一亩改造为耕地。”何瑞华摆摆手说,东华村虽然较富裕,村里到处盖起小洋楼,但有四百多位上年纪的人仍仰仗着土地维生。村民们盼着早点种上地,没想到盼来的是渣土车。
2019年年中,每天约有两百辆渣土车穿村而过。村民何友华的家正处在这条线路上,他至今心有余悸,“渣土车大部分是晚上进村,吵到根本没办法睡觉。”
不仅要忍受渣土车,村民们逐渐意识到垃圾正在越堆越多、越来越杂。
两千多人的东华村村民迅速组织了起来,有人驻扎在渣土受纳场干扰渣土车倾倒,有人拦住道路阻止渣土车进村。村里的乡贤还动员何姓宗族每人捐款500元,筹集资金聘请律师,要和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