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真正的公民
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不是拿到政府预算本身,而是借此推动预算公开。他们不是预算专家,而是普通公民,但他们是真正的公民!
责任编辑:余力
■评论
“好的政府”必然是,也必须是一个对公民负责的政府。如何使得政府负责呢?这首先需要政府公开其活动的各种信息——计划开展的活动、正在开展的活动、已经完成的活动、这些活动的成本,以及为什么需要开展这些活动。毫无疑问,所有关于政府活动的信息都是有用的。但是,最重要的信息是关于政府收支的信息。没有资金,什么活动都是无法开展的。
只有按照现代预算制度编制出来的政府收支信息,才能全面而且详细地反映政府及其各个部门的所有活动。我国1999年的预算改革强调政府预算以部门预算为基础进行编制,“一个部门一本预算”,要求各个部门将预算外资金编制进部门预算,并细化预算编制。目前,这一改革已经推行了近十年。与改革前相比,各级政府的预算已经越来越能反映政府及其各个部门的活动。在这一改革完成之后,政府就需要向社会公开包括部门预算在内的政府预算。一个没有预算的政府是“看不见的政府”,一个“看不见的政府”不可能是负责的政府。有了预算不公开,也仍然是一个看不见的政府。
2008年5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就为公开预算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此背景下,吴君亮等几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向一些国家部委和十几个城市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公开2008年部门预算。他们希望通过这一申请,推动政府向社会公开包括部门预算在内的政府预算。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不是拿到政府预算本身,而是借此推动预算公开。他们不是预算专家,而是普通公民,但他们是真正的公民!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有些政府部门对他们的申请置之不理,甚至以“预算是机密”为由搪塞他们,但是,仍有一些政府部门积极配合,最难得是,深圳市财政局向他们提供了2008年深圳市本级部门预算草案,这是依法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的积极之举,是值得肯定的进步!
预算是机密吗?不可否认地,事关国防的财政收支在各国都是机密,除此之外,预算当然不是机密。在现代国家,公共财政是取众人之财,为众人办事。政府只是人民的“管家”,管家向主人公开“账本”,责无旁贷!
除了公开预算之外,还可以尝试公民参与预算。目前,在国内的一些地方,已经在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例如,哈尔滨、无锡、温岭等。
总之,预算公开是大势所趋。公民与政府携手共进,必将逐步推动预算公开,从而使得政府更加对公民负责,也使得公民更加信任政府!这是公民的期望,也应是中国国家建设的方向。
(作者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网络编辑: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