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斜杠青年 ”张宇识:青年科学家演绎“跨界科普”

“保送北大,本科双学位理学博士毕业,影视编剧,会三种西洋乐器,跆拳道,青年科学家......”在综艺节目《相声有新人》上,张宇识调侃道,“既是文理双全又是文武双全,就差儿女双全了!在座的有谁想给我生一双儿女,可以联系节目组……”

就像节目中张宇识的自我调侃,在搜索引擎输入“张宇识”三个字,会看到一连串头衔:青年科学家、影视编剧、脱口秀演员、北京大学理学博士、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粉丝说,他是一个典型的“斜杠青年”。

这个词出自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埃尔博尔写的一本书,意思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多重职业来体验更丰富和更多元化的生活。

不过对于张宇识来说,这样的定义应该加上一个前缀——科普。

农民、烘焙师、食客

科普,可以用做面包的过程来形容。 

麦子相当于科学家的果实,但是即便是最优质食材也无法生吃,唯有磨成粉面再烘焙,才能变成美味的糕点。科学家一定最了解麦子,但不一定会烘焙,科普工作者有可能对麦子不怎么了解,但一定最会烹饪。

科普内容,便是“烘焙”后的美味,任何不会种麦子的人都愿意食用,吃饱了才能干活。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认为,科普工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启蒙——启蒙公众科学逻辑、科学思维的训练,从而能对质疑的事物作出自己的理性判断。 

在张宇识看来,通过做科普让更多青少年对科技感兴趣,才能吸引大量人才投入科研事业,这样的投入正是一种良性循环,是科普工作者的最大期待。

这亦是科普的真谛,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依托于这二者的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公众,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这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对科技人才的储备与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现实的情况是,既有的科普人才严重不足。“其实我有好多想法都想实现,但是我一个人只能一点一点来”。张宇识语气中有些无奈,但并不气馁。

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微薄且有限的。科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组建科普团队。只有把科普长期化、项目化、流程化,才能变成能汇集更多人的公益项目,真正传递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提升社会整体的科学素养。

一直以来,张宇识的科普都是“孤军奋战”的。虽然有时会与视频平台合作,请专业团队制作科普视频,但基本上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张宇识一个人在做。

“的确,我希望将来可以组建一支专业团队,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庆幸的是,如腾讯这样重视科普建设并有志于参与基础科学建设的科技企业,逐渐将目光放到张宇识这样既具有科研能力,且有科普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这也使得张宇识的期冀逐渐变为现实:腾讯基金会将建立一套有效机制,让科普专家的流量转化为筹款,优化成合规的公益项目,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力量。

科普专家与脱口秀演员

“这个说到朋友圈最典型的谣言,莫过于所谓食物相克。说什么维生素C会把海鲜里的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而三价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所以会中毒,但你想中毒得一次吃掉150公斤海鲜才成,没毒死,先撑死了吧......”

说的人带着一点科学家的“自负气”,听懂的人会心一笑,“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这是张宇识一个火遍全网的段子,甚至成为很多人转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拉仇恨”的第一名。不过效果是可见的,抖音或快手上的一些账号“搬运”这条视频,点赞往往能够过万。

张宇识认为,传统的公众科普相较于科普脱口秀,效果往往是差强人意的。

前者专业性与逻辑性较强,充斥着大量的专业词汇,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相对晦涩难懂。“可能一个标题大家就看的差不多了,再往下就没兴趣了。”

以脱口秀的形式进行科普,正是张宇识对科学科普给出的答案。

“我最开始是对脱口秀比较感兴趣,上学的时候是跟别人合作说相声”。谈及学生时代尝试的相声表演,他说自己还是有些“自知之明”,“其实当时的表演也不是标准的相声,是自己编一点,结合相声的风格,也有点像俩人的脱口秀”。

更有趣的是,张宇识从小就爱听评书,对电台的评书联播时间了如指掌。上了中学后的张宇识没办法继续偷偷藏收音机,就换了另一种方式——接话,“上课最大的乐趣就是接话了”,他从听评书的观众,变成说相声的“主角”,“老师在上面逗哏,我在下面捧哏。” 

再加上博士期间的编剧工作,以及自己对台前表演的渴望,张宇识终于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脱口秀。 

将脱口秀与科研相结合,进行科学传播,这样就能把更多的科学知识传播出去,让科学更有趣味。但平衡科研与脱口秀的时间与精力,并非易事。

在脱口秀舞台上,张宇识精神抖擞,抖包袱、抛梗、调动现场情绪,无比熟稔;在科研上也丝毫不能马虎,制作眼部微纳米器件、接触氢氟酸等危险试剂,在实验室里一熬便是几个通宵。即便录制节目,张宇识也会在化妆间隙拿出电脑写论文,或者项目相关文书。

这样的努力没有白费,张宇识的“科学脱口秀”以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话术,将专业知识变得更接地气,获得了社会上的关注和支持。

2019年,一系列专访报道、纪录片以及各种节目和讲座,将他推向公众关注的高点,他自己也获得了“科普专家”的称号。

对此,张宇识幽默回应:“一般来讲,特别厉害的人其实不需要称号“。在他看来,卞毓麟等著名的科普专家,不需要介绍他是什么地方的研究员、教授,大家都认识他。

“因为我没有那么大的名气,所以只能靠一个称号来撑一撑“,张宇识笑着说到,”像我这种长相年轻的,如果不说称号,别人还以为是学生在讲课,所以这可以弥补我长相年轻的缺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