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业”开始收费,女性难分土地

李宗泽认为土地问题无形中走入一个怪圈:“土地不够用,企业进不来,年轻人分不到。土地其实也很多,可大家宁可花钱找人清理垃圾,也不愿放弃宅基地。”

为了宣传宅基地改革政策,石婆固镇政府先后印制250多条横幅,并将宣讲政策音频材料发放到各村广播站,但收获的效果并不理想。

刘蕊无法理解,外界对“女生无法继承宅基地”质疑点在哪。正如在大部分石婆固镇的妇女看来,这甚至“称不上是一个问题”。

“老百姓在此过程中,也会强化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特性,为宅基地确权奠定一定基础。”

(本文首发于2020年11月1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何海宁

石婆固镇一个种满青菜的院落。村民宁可荒废,也不愿意放弃宅基地。村土地进入无地可用的怪圈。 (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图)

在被问及宅基地收费一事上,石婆固镇的妇女比男人更沉默。2020年11月13日,一名在家里忙着剥花生的妇女,头也不抬地回答:“问我家男人。”

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个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西部的小镇,2020年10月16日出台了《致全镇广大群众的一封公开信》(以下简称公开信)。这封涉及宅基地改革的信中,关于“一户一宅”的认证标准,赫然写有“农户有两个以上子女,但只有一个儿子的,认定为一户”。换言之,女性很难继承父辈的土地。

2020年11月10日,当公开信被媒体曝光后,“超占的宅基地需缴纳费用,一平米每年最高20元”的内容也引发更大讨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宅基地,怎么还要收费?

河南各地网友的意见在新闻评论区涌现,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在新乡同城的热搜榜上,宅基地改革的话题足足挂了3天。

“我们既不是最早开始的,也不是做得最好的,但却是议论最广的。”延津县委宣传部部长杜亚东很无奈。2020年以来,新乡的宅基地改革从点到面逐步推行,全市不动产权籍调查已完成超九成。

这场改革早已在全国多地铺开。从2015年开始,为了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盘活闲置宅基地,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多次发布相关文件。

“全镇9000宗土地,差不多有2000宗涉及超占、一户多宅。”石婆固镇党委书记李宗泽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宅基地改革势在必行。”

风暴眼中的宁静

位于平原地带的石婆固镇,有四万余人在此生活劳作。一条主干道横跨南北,衔接着延津县唯一的高速路口。

2020年11日10日,已经在镇里公告栏贴了快一个月的公开信,被人拍照上传至微博。其中涉及宅基地收费的规定,将网友情绪引爆。

信中提到,新划批的宅基地不超过167平米。据称,此项规定是依据《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来制定的:“人均耕地667平方米以上的平原地区,每户用地不得超过167平方米。”

关注此事的网友刘莉莉(化名),打小生活在河南农村。她判断:167平米完全不够用。“拿掉院子、放农机设备的地块,一家几口人住,够呛。”

让刘莉莉心里不是滋味的,是超出起征点的部分,每年还需收取有偿使用费。收取对象包括两个部分:“一户一宅”中超标准占用的和“一户多宅”中的“多宅”部分。

公开信称,以起征点为基础,一共分为五个层级:超出50平方米以下,每年2.5元/平方米,依次阶梯上涨,超出201至300平方米的部分,每年20元/平方米。超出300平方米的部分,则“建议村委会收回”。收来的钱并非要层层上交,而是“纳入村级账户管理”,用于村庄改造以及宅基地退出补偿。

不过,公开信在网络上引起的舆论风暴并没有波及小镇。当南方周末记者11月12日来到石婆固镇时,处于风暴眼中的小镇十分宁静。外地来的汽修工对改革内容一无所知,本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7)


138****8121
回复

138****8121

2020-12-28

女性拥有宅基地就是个笑话,我地处中国最发达地区之一,为了争取自己的宅基地使用权都努力一年了,我愿意出钱,快出台宅基有偿使用的政策吧,我想回我出生的农村生活,如果有记者对我的故事感兴趣,我愿意来诉说一下这一年来为了宅基地的艰辛

150****7108
回复

150****7108

2020-12-16

这项政策只适合发达地区,在贫困地区只会增加基层矛盾,还请决策者三层

这几年你过得好吗?
回复

这几年你过得好吗?

2020-12-16

这就是乃们要的房产税啊

131****9958
回复

131****9958

2020-11-24

是谁盯上了我仅有的几分田

十八子
回复

十八子

2020-11-24

乡土中国,土地是农民的命,多少年来,农民的循环就是,盖房子娶媳妇儿种地生娃。有钱了还是买地,买宅。带带传承的宅基地,也不是地主,要动弱农民的地,那等于要命。

159****9515
回复

159****9515

2020-11-21

商品房还没搞明白,就搞宅基地!农民已经够弱势了!

138****1882
回复

138****1882

2020-11-21

城市的没开动,农村先搞上了

Ken

2020-11-20

怎么?又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决策?城市的房产税什么时候来?

西流
回复

西流

2020-11-21

说的难听点,我从小听家里人议论说,农民是最惨的,直到零几年才好转了点。所以现在凡涉及到自身利益的问题,能不多为自己考虑吗?争一点是一点。

李英
回复

李英

2020-11-21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OMG,农村女性没有土地权,那么就是逼着女性结婚,或者离开,到城里去寻找自己的家园。别拿传统习俗找借口。

广土一天
回复

广土一天

2020-11-21

宅基地超占面积及其收费,让镇,村,组,因地而异,集体决定,表面上看是集体土地,集体做主,实则是给农村乱收费开了一个口子,因为复杂的农村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决定了规则制定后的执行,这样弱者更弱,强者明目张胆,弱者怒不敢言。 如若把超出的宅基地移出墙外,还在自家门前,自己不多占,集体又无法用,劳民伤财。农村住户七零八落,每户退出多占的一二十,七八十,甚至上百平米,全镇,全县累计起来数字惊人,报道出来,功绩不小,战果辉煌,但实际上大部分退出的多占土地,各自在自家门前,集体还是不能利用,它只是领导功绩的一个摆设。再丰满的美好理论政策,如果落得个骨感残败的现实结果,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折腾。

潘毅峰
回复

潘毅峰

2020-11-20

第一点是根本

一只飞翔的鹰

2020-11-20

该评论已删除

小麻雀
回复

小麻雀

2020-11-20

中国人太多了。

139****1229
回复

139****1229

2020-11-20

必须改革,有些人家宅基地实在太大了。

137****2813
回复

137****2813

2020-11-20

连根刨了,家也没有了,

十九子
回复

十九子

2020-11-20

太可怕了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0-11-20

这个问题一定要靠法律法规来解决,国家制定法规,才能照章办事。

Ken
回复

Ken

2020-11-20

怎么?又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决策?城市的房产税什么时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