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变“大桥”:从脱贫到实现美好生活的传承
一条大河从细流不断扩大,裹挟着两岸泥沙,每逢大雨瓢泼,河流都呈现别样的红色,浑浊的河水拍打着“高千仞”的崖壁,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先人曾用“虺”字表示这条大河“惊涛雷吼”的赫赫声威。
这条大河名叫“赤水”。
无管赤水何等汹涌,先民未曾恐惧,甚至数次征服赤水,为生计所用。明代田雯在《盐价说》中记载,“(贵州食盐)仰给于蜀,蜀微,则黔不知味矣”,因大山阻隔,黔地食盐艰难。但不畏死又有胆量的先民决心征服赤水,以此为航道,保证食盐供给。
最终,这条大河与黔地先民成为了朋友,为人类带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而先民们也依存于它,撑桨对抗激流者有之,攀岩采药者有之,跋山涉水救人者有之,他们不断创造生存的“桥梁”,并为世代传承。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桥梁”被历史洪流不断冲击,有的残枝尚存难以承载行人,有的摇摇欲坠不知未来何处,有的甚至陷入江水之中化作沉柯烂木。如何保护这些“小桥”传承不断,并能更好的地发展,无数后辈身在赤水的激流之中,试图抓住随时代滚滚而来的机遇。
这个机遇便是脱贫攻坚。过去仅仅用劳动创造的“小桥”,无法顶住历史汹涌的风浪。而今无数后辈通过“金融”“科技”“教育”等“材料”构建出的跨江“大桥”,也定会取代“小桥”,在赤水的波涛中,经受无尽的洗礼,屹立不倒,长久不衰。
医疗:迫切的问题
推开被风吹过吱吱作响的窗户,王利梅回身坐在木椅上,翻开血压仪有些破损的盖子,将听诊器塞到耳朵里,已经等候多时的村民撸起袖子,裸露因多年劳作而有些肿胀的手臂,在套上袖带后,攥紧满是老茧的手。
王利梅一边按着加压球,一边关注着仪器的刻度。
这里名叫黄木坪,位于贵州北部习水县,王利梅继承祖上赤脚医生的工作,为大山里上百户老乡服务。
如此庞大且贫穷的村落,村民大多困于多年劳苦而慢性病缠身,只有包括王利梅在内的三位村医为他们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压力可想而知。
在这个可能已经接续存在一千年以上的聚落来说,一个可怕的现实问题是:村里的慢性病患者与日俱增,旧有的患者尚未得到有效医治,新的患者却不断涌现,赤脚医生们几乎束手无策,村民们饱受疾病困扰。
“首先建议饮食治疗,就是在生活环境方面进行干预”,一般遇到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病,王利梅都会选择这样的治疗方法。
情况不止如此。在乡村医生实际诊疗的过程中,许多被医生视为常识的问题在这里被忽视,疾病未能得到有效医治的情况多有发生。
比如在测量血压时,手腕向内压和向外放的结果是不同的。
这种情况不可避免,物质条件的匮乏,导致一群祖传的赤脚医生并没有获取到现代基本医疗技术,医疗水平与救治能力的落后带来了致命的后果:因病返贫的家庭不断增加。
对于王利梅来说,家族数代都是赤脚医生,良好的家庭传承,让她在治病救人的道德标尺上不输于任何一位医生。她知道,原有的诊疗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社会,病人数量与得病种类的双双增加,都要求她不得不尽快提升医疗水平和救治能力。而这也逐渐成为山村脱贫攻坚甚为迫切的问题。
好在如今这一问题有了答案。
“最好在一天的同一时间且在药物使用之前进行测量”“评估血压之前的30分钟应避免影响血压的外部因素,包括进食、剧烈运动、吸烟和摄入咖啡因”,身穿白大褂的女医生在讲台上解答着王利梅的困惑,PPT上显示的内容被王利梅一字不差地记到本子上,同时也记到心里。
这一幕来自由平安好医生落实的“村医工程”培训现场,希冀通过培训乡村医生和升级乡村卫生所来实现乡村基础医疗保证。
为了进一步保证乡村医生治疗质量,平安好医生专门为村医研发了一款在线应用“平安好医生村医版APP”,集AI诊疗、名医导师、预约挂号、名医义诊、村医培训等功能于一体。“这就相当于请来了大城市的专家名医成为乡村医生的在线顾问和专业导师”,平安好医生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为村医们的业务提升,平安好医生通过村医APP构建了一所先进而权威的线上医学院。
“所以现在,有什么棘手的,不确定的,都要上村医APP问问。”已经56岁的村医文利江对此赞不绝口。
当然,平安的脚步远不止于此。对于现代医学来说,科学的体检是阻断疾病发生和蔓延的有效途径,是防止因病返贫的有效方式,但对于尚且难以保证基础医疗的山村来说,实现全民体检,可谓难上加难。
为此,平安集团依托自身医疗资源,通过组织移动健康检测车深入贫困乡村组织体检,试图将疾病这一元凶消灭于萌芽。
去往四川凉山瓦子村的盘山路,一走就是三个多小时,山中雾气弥漫,两辆平安移动健康检测车只能打着雾灯慢慢“挪动”。
当日午后,广州平安健康中心超声科主任曾曦及其团队终于到达大凉山中的村落,并按照惯常的流程开始体检。
大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瓦子村的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一半以上,许多村民一辈子也没能走出大山。曾曦说,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检查村民身上的病痛,更要改变村民拒绝走出大山的心病。
当然,平安知道,仅仅解决这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导致城乡医疗差距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只有一个——贫困,要想根治这一问题,平安和村民们必须在大山中找到破解贫困的方法。
产业:合适的方向
这个方法便是发展,依托于大山独特的地理优势,实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岩蜂蜜,我们就是中国唯一的一家”,袁月勤在接受采访时难掩骄傲。作为袁氏蜂蜜的第八代传人,袁月勤把家安在大山里,她说,“我爷爷为了养蜂,在岩石下居住了几十年”。
能够传承八代,袁氏岩蜂蜜有其独特的天然优势。
岩蜜又被称为“岩蜂蜜”或者“石蜜”,因为生长在险峻的悬崖边,所以得名。袁氏岩蜂蜜取蜜之地名为习水三岔河中国丹霞谷旅游度假区,是国家4A级保护景区,占地8000多亩、动植物4000多种,森林覆盖率高达95%,是中华小蜜蜂繁殖和生活的绝佳之地。
野生放养的小蜜蜂性子野难琢磨,袁月勤爷爷便每天观察蜜蜂生活习性,悉心研究蜜蜂所采集的花草药种类。
最终结论不负众望,在三岔河这片无污染的原始森林里,蜜蜂习惯以野菊花、五倍子、金银花、柴胡、见血清等名贵中药材为蜜源,所以这里产出的蜂蜜品质更佳。
中国扶贫基金会工作人员徐伟东表示,在参与当地扶贫产业选择的时候,特地将岩蜂蜜送到上海进行260多项的检测,结果不含任何农药残留,且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选择一个合适的产业对于扶贫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在习水扶持发展蜂蜜经济的考量便是如此。
为了带动当地蜂农形成规模化养殖,袁月勤在2016年牵头成立了三岔河袁氏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位为以中华小蜜蜂养殖、蜂蜜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在此期间袁月勤带动了三岔河60家贫困户以及天鹅池90家贫困户。
“这个还是有必要的”,谈及成立合作社,袁月勤有着很深的思考,“有时候农户管理不好,一下子把蜂蜜全部取出来了,蜜蜂就会跑掉或者死掉”。
规模化之后,合作社制定了标准的操作流程和较高的保底收购价,保护农户的实际利益。
但只是规模化还远远达不到袁月勤的预期,“现在最难的一块还是销售”。如何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品牌产品,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成为又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019年,转机来了。中国平安旗下陆金所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大国小镇”产业扶贫计划,以“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为合作机制,体系化提升村镇产业发展水平,助力脱贫攻坚。
为此陆金所依托自身平台优势,打造出“一个系统,一个平台,四大合作社”的扶贫项目体系,袁月勤发起的三岔河袁氏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是其中之一。
“对于我们来说,像这样的品牌塑造营销能力,农户是不具备的”,袁月勤对品牌建设十分重视,也感谢平安在这方面的努力,“平安以品牌推广指导的形式帮助我们,并且提供一些销售渠道,甚至是包产包销”。
而袁月勤所在的三岔河村,也在平安的带动下,依托4A级景区丹霞谷,发展出农家乐、乡村特色民宿等旅游服务业。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公益计划呼应时代命题,特色小镇的改革为乡村脱贫找到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路径。”
但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只算是“授人以鱼”,如何才能让平安的资源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商业思维公益化的操作非常必要。
同袁月勤相似,金志伟的种茶产业和文化也是从祖上传下来的。
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金志伟从小就接触湄潭茶,初中上了当地的茶叶职业学院,从十几岁起就开始卖茶叶,跟着父亲跑遍全国各地的茶叶市场,寻找销售合作渠道。
资金:直接的方式
“做人跟做茶一个道理,”金志伟的父亲叮嘱他,“从茶园到茶杯,每一个环节都要踏踏实实地做好,一点也不能怠慢。”在湄潭茶打开知名度之前,年轻的金志伟自己背着茶业样品去推销,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成规模的茶叶市场,“一家一家去敲门,请求对方试一试湄潭茶”,屡屡碰壁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当然,在创业过程中免不了遇到问题,而其中最致命便是资金困境。2015年,金志伟的家族企业遭遇了货物积压的危机,资金出现困难,企业濒临崩溃。虽然最后在亲戚朋友帮助下走了出来,但由此产生的教训深深刻在金志伟的心里。
2017年,25岁的金志伟正式接手贵州京贵茶树花产业有限公司。一年后,这家公司一跃成为遵义茶业外贸龙头企业,每年外贸订单成交额达六百万美元。
仅仅三年后,这个成绩更为亮眼:年销售总额五千万元。
究其原因,平安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金志伟通过平安普惠惠农贷获得100万元资金支持,在遵义的综合成本少于五个点。这笔钱被金志伟用来进行加工设备采购、人力成本支出等,充足的资金使金志伟的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个人无抵押最高可贷100万,”平安普惠惠农贷负责人表示,“只要农户给我们的手续是齐全的,基本上都可以当天放款。”
这种速度和利率在金志伟等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他们这个是有一些惠农属性的,”另一位获得惠农贷的农户说道,“在市场找不到这样子的。”据平安方面介绍,普惠惠农贷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要求惠及农户,实现多方共赢。
当然,普惠惠农贷的目的和操作并没有上述这样简单,为了保证最初扶持地产农产品的原则,平安提供的不仅仅是贷款,还有量身定做项目推介,引入优质的外部资源,帮助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而这已经形成具有平安风格的扶贫事业体系:通过“产前”扶智培训,“产中”扶贫贷款、保险担保、贴息支持,“产后”消费扶贫等三个环节,融入“扶贫保、溯源保、防贫保”三种保险产品,构建出“三村”“三环”“三保”平安特色扶贫模式。
令人惊喜的是,平安特色扶贫模式脚步经过的地方,具有传承性的人和事业都被保护并发扬起来,无论是“祖传赤脚医生”王利梅,还是自清朝便开始养蜂的袁家人,乃至祖孙三代种茶的金志伟。
保留文化根源与脉络,并发挥出新时代的发展活力,是平安和一众扶贫人的使命担当。
由此往前追溯,似乎可以看到平安自诞生便拥有的文化内核。“一个国家的强大归根到底来自民族企业的强大,民族企业直接为国家创造财富,为人民生活创造物质,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1999年,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平安新价值管理文化——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完善平安企业文化》一书中写道。
这种文化不仅仅放在口号里,还根植在行动中。早在1994年,平安便开始在安徽六安建立第一所希望小学,教育和文化是平安社会责任的第一个脚印。而后的二十余年里,平安利用自身优势,相继将目光投入到医疗、普惠金融、产业扶贫等领域。
自2018年启动“三村工程”以来,中国平安开启产业扶贫新模式,从内蒙古乌兰察布的燕麦到四川大凉山橄榄油,从广东河源的茶叶到陕西佛坪的蜂蜜。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平安已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落地产业扶贫,累计提供资金265.96亿元,惠及贫困人口超过73万人,直接带动人均增收2500元。援建升级乡村卫生所1210所,培训村医1.1万多名,体检义诊覆盖9万余人。援建升级乡村学校1054所,培训乡村教师1.4万名,受益学生约30万人。
今年10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马明哲等25人“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正是这个奖项,肯定了包括马明哲在内全体扶贫人几十年的努力,它宣示着“彻底脱贫”这个世代先民没能达到的美好愿望,即将在这一代扶贫人的手中实现。
而在这个长达二十余年的扶贫事业里,有驻村扶贫工作组帮家里盖了新房子的因病致贫户温素红、学校受平安资助建了新球场的校长张军、从被救助到救助别人的平安员工孙长书、至今仍奔走在诊疗一线的村医曲木阿依……也有黔北习水县的袁氏合作社的养蜂人、金志伟茶厂上游的一户户茶农,他们都是这片广袤土地上不断用勤奋对抗贫穷的微小个体。
穿过湍急的历史长河,我们看到无数个身影在这些熟悉的地方奔走,先民们似乎也看到了如今的我们,欣慰那些辛苦修建的“木桥”都发展成钢筋混凝土的“大桥”。机会之于赤水,不再是激流中一块帮助暂渡难关的浮木,而是由无数扶贫人员用经验走出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