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美国观选记
他们报道美国,也被美国媒体报道。他们看到美国,也从中反观中国。“这可能是一次改变他们人生的采访经历。”采访团指导老师之一、《今日美国》(USATODAY)原执行主编弗兰克·弗威尔说。
责任编辑:朱红军 实习生 王霞
七名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选行已至尾声。
自8月始,这个由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长江新闻学院)七名学生为主的采访团,受李嘉诚基金会资助,成为国内最早最全面介入美国大选的报道力量之一。
七名80后的中国大学生是张燕、龚洁彤、马婧、邓妙兰、郑加良、华琪、高文欢,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身影遍布美国大选最重要环节的第一现场:分别在丹佛、圣保罗举行的两党全国代表大会,奥巴马、麦凯恩、佩林、拜登出现的重要集会,等等。
他们还到过奥巴马故乡,用视频记录下奥巴马最常去的那家快餐店;他们也到过麦凯恩年轻时就读的美国海军学院,追寻他的青春往事。
他们到过美国大选氛围下的校园、奥运余潮中的华人社区、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当日的华尔街。在国会山,他们还见证了三场事关美国金融危机将被载入史册的听证会。
采访团与美国犹他大学学生共同建立了中英文两个大选专题网站,同时向海内外媒体供稿。郑加良说,因为时差关系,为了赶国内媒体截稿时间,他们经常熬夜工作。尽管如此,这次被国内其它院校新闻专业学生视为最牛社会实践的采访经历,依旧让他激情澎湃。
已经有后来者效仿之,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
“他们报道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选举。”长江新闻学院副院长、美国纽约《侨报》原社长范东升说,美国总统大选是淋漓尽致体现美国文化的过程,有很多东西可以观察、学习,这也是基金会启动此项目的重要原因。
采访团的中文编辑、长江新闻学院公共事务主任李梓新说,三个月来,能感觉到学生们对美国、美国各种制度的认识正在起微妙变化。
他们报道美国,也被美国媒体报道。他们看到美国,也从中反观中国。
“这可能是一次改变他们人生的采访经历。”采访团指导老师之一、《今日美国》(USATODAY)原执行主编弗兰克·弗威尔说。
如果说华琪的美国印象是格林斯潘国会接受听证一幕,郑加良的就是乔治城大学之夜。前者让他们见识了美国政制运作的具体程式,后者让他们看到了同龄人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他们无疑共同感受到了“意外”。这种“意外”,在他们每天的采访中,几乎都在发生。
美国官不好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