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临终患者舒适地走完最后一程:安宁疗护,离中国人还有多远?
目前安宁病房的床位数远远供不应求,很多患者可能排队半年甚至一年都住不上。专科人才短缺,无论是护士人数还是安宁疗护专业培训上都存在着明显不足。
要想让缓和医疗在中国真正落地发芽,生命教育和生前预嘱的发展也要同时推进,“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责任编辑:马肃平
2020年春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教授于世英收到了一张贺年卡。贺卡来自一位已去国外深造的博士毕业生,上面第一句写着:我上周参加了一个音乐课程,主持人让我们选一个词形容自己的职业,我选择的是“关怀”。
看到这位学生的选择,于世英“心头一热”。关注和推广缓和医疗理念多年的她,深知“关怀”一词的分量与温度。“医生最在意的往往是treatment,治疗;而缓和医疗看重的却是care,关怀。”于世英说。
关怀一词,恰好呼应了2020年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的主题——“My Care, My Comfort”(我的舒适与照料)。每年10月的第二个周六,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为响应纪念日,由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主办的安宁缓和医疗健康论坛在10月31日举办。
在中国逐渐迈入“独子养老”和“老龄化社会”的今日,探寻如何让死亡这一过程更有尊严、更舒适,显得尤为迫切。
“我们过去一直推广优生、优育,这其实是不全面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刘端祺说,“加上优老、优医、优逝,才是一个完整的政策。”
缓和医疗需求渐长,但缺口仍大
201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