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究竟应该怎么上?

今年以来,人们对于大学生的关注形成了众多热点:“小镇做题家”“绩点为王”“二本学生”……这些被广泛讨论的话题,揭开了此前少为人关注的当下大学生共同的困惑。这些困惑,一方面考验着个人的自主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对社会和大学教育的追问:当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年轻人?大学教育是否回应了社会需求?

多年来,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持续思考大学教育及改革。在他看来,大学生应该怎样度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应当达到怎样的目的,是他直到老年之后,才思考出答案的问题。“如果他们真正明白了上大学的根本意义,将不仅使他们在大学过得非常充实,而且还可以为他们日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首发于2020年10月2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0年7月7日,南京市第九中学高考考点内,结束了语文考试的考生们从“状元门”走出。 (视觉中国/图)

“大学究竟应该怎么上?”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许人们大不以为然,似乎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套路,照此办理就是了。

什么是成型的办学套路呢?那就是高中毕业后参加统一高考,选择一个满意的专业,按照教学计划,逐门课程听讲、考试直至获得毕业文凭,然后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

这是天经地义的吗?是培育人才有效的途径吗?对此,大学的办学者或是求学者,少有人提出质疑,更没有人敢于打破这个传统的窠臼,去尝试某些新的教学模式,以培育出杰出的人才。

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本人,这是旧中国学艺拜师的行话。那么,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高考被大学录取,这也就等于说他们已经跨入了学艺的门槛。但是,他们是否能够成为杰出的人才,究竟是取决于名校或名师,抑或是取决于自己的志趣呢?我无不遗憾地说,现在的大学既没有导师给他们以指导,也没有开设指导他们如何学习的课程,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在迷茫中摸索,而仅仅只是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有的甚至是收效甚微。

《示子通》是南宋大诗人陆游教儿子作诗的一首词,其中写道:“诗为六艺之一,岂能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陆游在逝世的前一年写的,他的意思是说,不能仅仅就写诗的技巧来学写诗,必须勤学苦读,在生活实践中下功夫。他反思了自己学写诗的经历,年轻时只是注意辞藻、形式、技巧,但到了中年才发现这些方法是不对的,转而注重诗的立意、构思和意境的修炼,因而他写出的诗词在文学史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4)


187****1773
回复

187****1773

2021-02-06

👌

王龙灿
回复

王龙灿

2020-11-06

大师也是要讨生活的,又要大师专心做学问,拨的经费又不多,如何自己解决?当然,我本人不在学术界内,这句话的份量尚值得讨论,但大学间曾窃听到两位科研学者的对话,开口闭口即是如何分到更多科研经费,想来这个当非个例

wx40281972

2020-11-02

有什么生活问题,自己不能解决?

一花一世界
回复

一花一世界

2020-11-02

这是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

王龙灿

2020-10-25

说得很好,就跟放屁一样 其一,淡化专业理想、追求自身志趣、自学云云,举得例证都是些个例,这些都是个体知识达到较高水准后能考虑的事情,对于一个大学生,这不实际。 其二,文章充满理想主义气息,并没有考虑现实冲突,一心只想造就中国的世界级学者,殊不知解决了学生的生活问题,他们才能更进一步在学术的海洋中探索。

wx40281972
回复

wx40281972

2020-11-02

有什么生活问题,自己不能解决?

王龙灿

2020-10-25

说得很好,就跟放屁一样 其一,淡化专业理想、追求自身志趣、自学云云,举得例证都是些个例,这些都是个体知识达到较高水准后能考虑的事情,对于一个大学生,这不实际。 其二,文章充满理想主义气息,并没有考虑现实冲突,一心只想造就中国的世界级学者,殊不知解决了学生的生活问题,他们才能更进一步在学术的海洋中探索。

曦帅
回复

曦帅

2020-11-02

现在哪个大师愿意到没有大楼的大学?

135****8106

2020-10-26

大学,非大楼之大也,乃大师之大也。现在的大学好像弄反了。

曦帅
回复

曦帅

2020-11-02

自学能力、兴趣爱好不是到大学才考虑的。

1∧n≡1
回复

1∧n≡1

2020-11-01

九年义务教育方式有问题,还能指望大学四年完成质的改变?

矛盾
回复

矛盾

2020-10-31

道理大家都懂,就是没有一条可行的解决办法。文章虎头蛇尾。

J
回复

J

2020-10-30

你最后一句,说什么得解决生活问题才能探索知识海洋。。。我看不知道谁在放屁

139****9678

2020-10-26

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就是受阅者。反对观点的人也是。

贾超
回复

贾超

2020-10-28

大学该怎么上?1,目前要改变命运比较有效的方式参加高考成为大学生。2,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中绝大多大学生并没有获得更多的财富。大学的社会角色还没有达到作者期望的样子

---蒂杜---
回复

---蒂杜---

2020-10-27

上了四年水课,读了四年课外书,泡了四年图书馆……值得了

z
回复

z

2020-10-27

溜大了?

腾杨集团山泥若

2020-10-27

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光是应付考试就已经疲惫不堪,很难响应此倡议

志于和善
回复

志于和善

2020-10-27

自己称自己是教育家吗?

你不会看这行字的
回复

你不会看这行字的

2020-10-27

坐标某不知名985,疫情期间网课,基本上靠自主学习,最后据老师的评价,成绩普遍偏低,在校学习的高分只有一部分仍是高分,低分段倒蛮稳定,依旧是低分,算是自主学习方式的试水结果了吧。 比较赞同下面兄台那个观点,确实这篇文章太过于理想化,而且象牙塔外的人也把大学理想化了。不说我自己,身边绝大部分同学或是学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迷茫,四年本科下来反而坚定转专业者亦有不少。本人毕业于省会城市的某著名高中,以学风自由开放著称,但依旧摆脱不了高三应试教育的影子。只能说中国的基础教育还在扩大受众面的阶段,先不要去奢求什么大师为妙,否则执意揠苗助长,倒先坏了那么多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好苗子。

夜月
回复

夜月

2020-10-27

确实,身边很多大学同学还不知道自己的志趣,迷茫是大学的通病。按教学计划死读书肯定是会限制自己发展的,得在课堂外实践寻找自己擅长处与志趣

腾杨集团山泥若
回复

腾杨集团山泥若

2020-10-27

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光是应付考试就已经疲惫不堪,很难响应此倡议

苍穹浮云
回复

苍穹浮云

2020-10-26

隔靴搔痒

不要乱修改资料
回复

不要乱修改资料

2020-10-26

不能更赞同!这样的老师真的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思想情怀跟学识见识可以从根底上影响学生!可惜读了这么多年书也就有幸遇见过一位,毕竟有知识分子情怀的老师也是凤毛麟角。把课堂做得有趣又有料确实不容易,对老师文化素质跟个人涵养要求都很高。但是从教师考评制度上着手,目前来看确实是提高教育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不要问我

2020-10-25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在教学上应付,学生自然不会好。提高教师待遇,取消编制,对教师的考评以教学为主(重科研的应该是研究员),让教师群体成为流动的活水,真正激发教师的教育情怀

139****9678
回复

139****9678

2020-10-26

不能没有老师,普遍自学。

139****9678
回复

139****9678

2020-10-26

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就是受阅者。反对观点的人也是。

J

2020-10-26

很明显,你不是作者想要的受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