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瑶寨的现代发条

河边村属于结构性贫困,这是一个没有富人的村庄,村里没有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致富,现代市场经济却对他们产生了冲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贫困,必须把他们接入到现代的列车上”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西双版纳

责任编辑:黄剑

河边村全景  图 /中国农业大学提供

西双版纳雨季的最后一个月,雨水比往年更加丰沛。进入10月后,地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南腊河流域的河边村,几乎每日都有一两场雨。

河边村是瑶族人依山聚居建起来的村寨,属于蓝靛瑶支系,村里的老人自称“简门”,在瑶语里意为“住在森林里面的人”。村庄四周层层山林,翻过东边的山就是老挝。十几年前,村民开始种植橡胶树,天然橡胶已成为村里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村民们从每年3月下旬开始割胶,到11月才停割。雨天没办法割胶,女人们在屋檐下纺纱,或者剥玉米,男人们则在处理杂活,到了晚上,便一起吃饭喝酒,讨论9月中旬那次野象来袭,哪家人的稻田毁了,哪家人的花椒苗受损。

河边村传统的生产活动都带有几分随机性:种水稻和玉米可能会被野象侵扰,养猪要防范瘟病,种砂仁、割胶要看天气,养野蜂则靠运气,老人会说:“命好能采到蜜,命不好就养不成。”生产活动无法掌控,村民们长久以来只能看天吃饭。

谈论起最近的阴雨和野象侵扰,村民们有些担忧,却不至于绝望,因为最近几年来,他们的收入已经不再只靠这些无法掌控的传统生产,更多来自于小云助贫中心为他们设计的“瑶族妈妈客房”。

2015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带着团队进驻河边村,创立公益组织小云助贫中心,开始帮助这个传统瑶寨走出贫困。

“扶贫的元方案,就是把现代性扩张到没有掌握现代性伦理的群体。这个村庄的生产方式和现代市场经济之间是有断层的,河边村实验是想办法让他们有机地接入现代。”李小云找到的连接点是“瑶族妈妈客房”,团队在改造每一户村民的房屋时,嵌入一间民宿房间,引进一个现代产业,将古老的河边村接入到现代的列车上。

河边村的老房子  图 /中国农业大学提供

新屋建设

周志学2011年离开河边村,到深圳打工,在一家酒店里,从帮厨一路干到炒菜师傅。家里兄妹四人,他是老大,迫于生活压力,很小便要外出赚钱养家。村里很少有人像他这样去东部沿海城市,大多数人也只是在山下打打零工。

他在外打工多年,几乎没有个人生活,积蓄全都补贴给了家里。第一年,他独自在深圳过年,卷了张草席铺在楼顶,一箱啤酒喝了一夜,想念河边村从除夕过到元宵、家家户户办杀猪宴的年。

周志学想和家人在一起,但回家挣不到钱。河边村普遍种植水稻和玉米,水稻、玉米自己吃用,玉米还用来喂猪、喂鸡,多余的粮食才会拿去卖,但并不多。畜禽也是自家吃,一年能卖一两头猪,便算不错了。2008年前后,村里才开始种植橡胶树,但要生长八九年才能出胶。河边村人也种甘蔗,每年年底卖了甘蔗,才有余钱买衣服和生活用品。

周志学没想过自己会辞工回家。2015年,老家发小频频给他发来消息,说村子里好多人家都准备盖新房了。周志学疑惑,哪来的钱呢?可是大家都备起了木料,村子周围三百亩的集体林,合适的树都砍光了,再想找木材,得去外面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