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之盐》:情感的物证
如果说当下还存在着法国新浪潮精神的继承者,那么加莱尔绝对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毕竟他在年轻时实打实地为戈达尔的剧组打过工,并且因为听信了戈达尔从来不为电影写剧本的谣言,在生涯前十年毅然走上了无剧本创作的险途。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29期)
责任编辑:杨静茹
年逾七旬的法国导演菲利普·加莱尔,最近几年成为艺术片影迷的新宠。他的风格介于戈达尔与侯麦/洪尚秀之间,同时具有前者的左派激情,和后两者对两性情感关系的执迷。但他的作品既不像前者那样激进极端,也不像后者那样视角犀利、金句频出。而他缺乏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和不爱使用大明星的偏好,都让他只能成为小众宠儿,难以“晋升”为更多观众的心头好。
自入行开始,加莱尔就一直把自己定位于电影世界的边缘:他的电影有着家庭作坊般的制作方式,而电影内容本身,则一直在书写着那些或属于自我、或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私密情感。《眼泪之盐》是其创作方法的又一个例证:这些“盐分”不仅是眼泪凝固后的结晶,还指代在黑白胶片影像上跃动的银盐颗粒,而这正是加莱尔在数十年间的创作中试图做到的事情——为那些私密又转瞬即逝的情感留下物证。
60年代之子
如果说当下还存在着法国新浪潮精神的继承者,那么加莱尔绝对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毕竟他在年轻时实打实地为戈达尔的剧组打过工,并且因为听信了戈达尔从来不为电影写剧本的谣言,在生涯前十年毅然走上了无剧本创作的险途。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思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