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 这部聒噪的电影没能让你记住任何一个角色
《夺冠》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个故事既缺乏最基本的逻辑线索,也缺乏最基本的情感线索。这部电影没有动线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杨静茹
如果剔除那些反类型的另类体育题材,仅从某个角度去看,美国的体育片是超级英雄电影的一个现实亚型,而中国的体育片则是主旋律电影的茁壮分支。但长久以来,中国的大银幕上却都缺少体育电影的存在,陈可辛的《夺冠》算是一次尝试,但这次尝试失败了。
陈可辛是一个聪明的香港导演,他在内地拍摄的作品,尤其是中后期的作品,都有着巧妙的角度——符合主流的某种精神或者趋势、可信的人物和情感塑造,以及极其精准和敏锐的对上映时间点的把握。回顾改革开放创业潮的《中国合伙人》、打拐题材的《亲爱的》以及这部《夺冠》都是如此。但原本踩点精准的《夺冠》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节奏,如果放在今年的春节档,人们趁着中国女排的好成绩或许还会忽略电影本体的问题,仅凭女排精神的感召就可能单纯且慷慨地贡献一波眼泪,但现在,外部情绪的变换让电影本身的致命弱点凸显出来。
从文本上说,这是一部根本没有编剧的电影。它像是截取了几段百度百科的说明,再搭配了一些女排队员的采访和回忆,并上改革开放数十年的街头取景,最终完成了极其机械化的组装。可是,作为体育观众,并不需要一个电影导演去框架性地回溯这已知的一切,而作为电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梁淑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