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新尝试与“强者更强”的隐忧
近年来,包括深圳、河南、山东等地慈善会正在尝试社会化转型,探索从传统慈善向现代公益的新路径,包括主动和地方组织合作,构建地方慈善生态,发力网络募款。
徐永光呼吁,地方慈善总会顺应互联网公益时代潮流、开放公募平台、进行社会动员,为支持草根慈善融入民间公益提供了契机。“可以创造官(办)民(办)合作共赢,走向融合的公益发展新生态。”
(本文首发于2020年9月24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张玥晗
无论是面向公众的筹款规模,还是自身影响力和动员能力,在过去几年中,慈善会系统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崛起”,吸引公众注意。
特别是筹款领域,不仅筹款总额不断上升,连续几年,多家地方慈善会在鼓励公众参与捐赠的“99公益日”中进入机构筹款榜单前十名,表现突出。
据中国慈善联合会2020年9月19日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慈善会系统在2019年共接收捐赠398.36亿元,占比26.6%,基金会占比44.86%,其他社会组织仅有8.28%。该报告认为,“总体来看,慈善会系统正在释放出创新活力,在加强内部治理、创新募捐方式、规范项目执行、强化信息公开等方面表现突出”。
慈善会作为“官办”慈善组织历史悠久。1993年,新中国第一家地方慈善会——吉林省社会福利慈善总会成立;次年,中华慈善总会正式成立。随后二十余年,全国建立起一套全国总会-地方总会-市级慈善会-县乡级慈善会的合作网络。据中华慈善总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慈善总会在全国拥有401个会员单位;全国范围内,以“慈善总会”“慈善会”“慈善协会”命名的慈善会有关机构,更达到2000-3000家的规模。
2016年慈善法颁布后,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包括深圳、河南、山东等地慈善会正在尝试社会化转型,探索从传统慈善向现代公益的新路径,包括主动和地方组织合作,构建地方慈善生态,发力网络募款。
转型很快出现明显效果,“就像一只躺着的骆驼,如果找到了时代和行业的发展趋势,那它站起来自然会比羊更加强壮。”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谢琼认为,作为慈善发展方向,传统慈善主动向网络筹款靠拢,是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的表现,也让自身“如虎添翼”。
谢琼眼中,慈善会有其独特优势,“慈善会系统脱胎于行政体系,除与地方政府联系密切外,也有着发展时间久、体系覆盖深、涉及范围广的优势和深厚的资源动员能力。”
但慈善会的“崛起”也引发了公益行业的讨论和担忧,“强者更强”的慈善会参与民间筹款的趋势不可避免,是否会对公众筹款的局面产生冲击?民间社会组织与慈善会能否达成互赢合作的新关系?
慈善会走向互联网
慈善会参与网络募款的历史并不算长。
2017年“99公益日”中,深圳市慈善会率先“触网”,与没有公募资质的公益项目合作,分享公募资质,进行线上筹款。深圳本地拥有十余家具有公募资格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汪亚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