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之五】为什么中国总能摸到石头?
摸着石头过河,为什么我们老能摸到石头?不是因为我们运气好,而是因为底层总有变革的要求。收入提不高,不想办法吗?生活不能改善,会没有人想办法吗?中国底层总有人不罢休,总有人要试。
责任编辑:余力
■“逼迫”是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力
■改革不是来自高层的“设计”,而是来自底层顽强的探索
■“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底层探索出来的好东西上升为法律和政策
■当前的经济形势又在“逼迫”更深层的改革
■“逼迫”出来的改革
今天,我们回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个蛮好的题目。当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看看过去,会帮助我们从被经验证明有效的办法中吸取力量。当今世界,中国需要这样,美国恐怕也需要这样。
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改革开放,如果要问从哪里来的,它应该是被逼出来的。这个“逼”,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
三十年前的中国,处在这个被“逼”的环境中:人口数量非常多;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屹立在世界,非常不容易;原来选定的体制困难重重。
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仅为134元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食物,剔除掉粮食和柴火,现金部分仅二三十块钱(依照统计年报,1978年,中国农民全年人均从集体分得的收入仅为74元——编者注)。这就是当时的情况。事实上,仅仅是贫穷,都不足以逼出一场改革。还有一些局部地区甚至全国较大范围的饥荒,才会逼出体制的变更。
包产到户是三十年前发生的改革。包产到户有个前身,就是允许农民有块自留地。自留地哪来的?就是饥荒逼出来的。
1959年—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其实天灾是三分,人祸是七分,是政策、体制、作风出了问题,导致了千万量计算的人口的非正常死亡。这当然威胁到了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稳定。这个灾害逼出一块小小的自留地:土地所有权是公家的,使用权交给农民。任何在当时的中国农村呆过的人都会发现,农民在自留地劳动与他在集体土地劳动是不同的。
自留地制度要得到扩大,靠的也是逼。1978年,安徽、内蒙、贵州天气不好、面临饥荒威胁的时候,大规模的包产到户就发生了。
仔细回想,摸着石头过河,为什么我们老能摸到石头?不是因为我们运气好,而是因为底层总有变革的要求。收入提不高,不想办法吗?生活不能改善,会没有人想办法吗?中国底层总有人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