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口秀的本质是梗文化

和西方的脱口秀演员相比,中国的脱口秀演出还处在一个造星初期,各种局限致使无法出现一名或多名可以到达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脱口秀表演者,和美国知名脱口秀演员多为中年人甚至不乏老年主持人不同,《脱口秀大会》最受欢迎的多是非常年轻的演员,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轻表演者如此依赖网络梗文化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是他们快速与受众建立关联与共鸣的最佳渠道。

责任编辑:陈斌

(ICphoto/图)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播到尾声,给人留下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档遭遇公司内部危机事件与疫情双重冲击的娱乐节目,在播出过程中因为时而出现“炸场”节目而吸引关注,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的确,在“2020年谁都过得不容易”这个说法下,《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制造的笑声弥足珍贵。

悬念感会强化娱乐性,为了追求悬念,《脱口秀大会》第三季设计了“残酷”的赛制,在给表演者制造了过大压力的同时,也因节目呈现演员现实生活与创作的“不容易”,因此带来的“悲情感”成了双刃剑,过多地让观众产生共情是有风险的,那会带来一种看不见的疲累,学会把作品从繁复的综艺感中切割出来,用更为纯粹的幽默与智慧取悦观众,会增加这档节目的魅力。

第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