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师傅,三岔口必有豆腐

责任编辑:朱又可

姜文 (IC photo/图)

我们都是吃豆腐的。

名人吵架,全民吃瓜,和吃豆腐。

这一顿吵架,貌似关乎“音乐”,实则关乎“语文”。

各位神各路爷,补补语文课,然后,洗洗睡吧。

给三位名人的作文上上语文课。

姜导“劝架文”

新冠未除,

惊闻郭陈二老新近有染。

染在哪里?染在音乐上:

【夏批:此染还真不是音乐病。乃是一种新冠旧病毒,网络流行多年,名字叫“一言不合二话不说火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三线谱不是五线谱,

他师傅不是他师傅什么的……

我放心了。

只要不是病毒,

爱怎么染就怎么染吧。

我听说:

今年最大的任务是活着!

【夏批:君子曰终,小人曰死。不君子不小人的人,活着!】

照说此染与我八竿子打不着,

【夏批:第九竿子打着了。】

我连简谱都不识,

除了口哨什么乐器都不会。

问题是他们当中,

一位是阳光的作曲,

一位是灿烂的粉丝。

【夏批:一位作曲、一位粉丝,高下立见。这架劝得不公道。另外,据查,《阳光灿烂的日子》没有原创音乐,郭文景署为配乐主创。电影全部采用或改编自文革、苏联、朝鲜歌曲。主题音乐是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的配乐,这段音乐也出现在姜文最爱的电影《教父3》中。】

我赶巧是阳光灿烂的导演,

那就出来劝劝。

为了不喧宾夺主,

为了不耽误工夫,

我把话缩短再缩短。

只弄了二十八个字。够用。

最后,

希望陈老多向郭老请教音乐,

三人行必有你师嘛。

两人行也有。

木老教得你,郭老就教不得?

我看可以教一教。【夏批:一个“只会吹口哨”的导演吹哨子,劝一个画家去学音乐。】

Anyway,【夏批:姜导是懂英文的。应该是西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R
回复

R

2020-09-22

姜文批陈没有资格。郭姓友人不认识。

136****0839
回复

136****0839

2020-09-20

陈53年郭56年,虽然一个作画一个作曲,但未尝不能比较,陈的成就当然远远盖过郭,陈的画作追寻的是历史的大真大善,郭的作品表达的是宏大叙事,属于颂圣一类,在改开后的启蒙已有数十年的当下,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不知已经刷新多少遍,倾近什么躲避什么,愤青左毛的服装早就脱下扔到垃圾堆了。但是体制还在呀,还是有很强的牵引力呀,这个,投效和寻求庇护的犹如尘沙雾霾,灰扑扑黑压压也很成气候哦。所以郭的音乐听起来就像是造岛造医院的各种基建神器发出的声响,耳膜倒是很受鼓舞,但听觉感到难受。郭对乡土元素十分入迷,认为川江号子西北花儿等完全可以抵挡西方古典音乐,郭弟兄,乡土音乐谁没有哇,乡土音乐被古典音乐吸纳采用你应该是了解滴,你是海归嘛。但乡土音乐只代表乡土!只适宜自娱自乐,虽然不妨大大方方邀请任何人欣赏,但却缺乏代表人类精神神圣性的幸运,中国传统音乐还有文人音乐,即雅乐,雅乐能达到大雅的境界,但仍没有过震撼人心的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统而言之,中国音乐是感性的,情绪的,心灵的(这是最高端了),西方古典音乐表达出的是精神性的,神圣性的。愉悦性是所有音乐的基本目的,精神性是音乐的标高

stone
回复

stone

2020-09-20

就知道是在互怼,但水平有限,看不懂,特别是看完之后,感觉自己是文盲,能体会到对骂的气势,可双方骂啥一点不懂,惭愧

张耀中
回复

张耀中

2020-09-20

就艺术成就而言,郭差陈木一筹,但是陈木也只不过善于炒作包装而已。中国自古文人相轻,估计郭看陈不惯久矣,借怼木而讽陈,有点借政治形势发难的味道,实属卑鄙。而陈以木为精神导师,多年炒作包装,必然有大量利益相关,不得已而接招,已经失了气度乱了方寸,可能就此原形毕露。而木的诗画本来就一般,因个人经历特别而被特别关注,这次也就跌下神坛了。

临窗人
回复

临窗人

2020-09-19

文人应该用文人的方式批评,郭文景言语之粗俗完全像是一个骂大街的,况且对一个已经过世无法反驳的老人说出如此污言秽语,品行着实卑劣。

我火火

2020-09-19

批也就批了,读木文应该没有所谓的正确姿势吧。至于是批文还是批人,好像也不能摘开,那是否一位过世的、受人尊敬的作家诗人的作品就不能批了呢?木老应该是不在意的

136****0839
回复

136****0839

2020-09-19

以弟称郭文景,显然有意所为,不怕,就是准备破相嘛。从有关影像资料看,陈丹青对木心的认识其实并未到盲目的地步,对恩师的同情倒是第一位的,一个无辜青年被当作异己分子关押那么些年,本是这个体制吞噬记录的一个微弱个案而已,不同的是这个青年既有才学诗情又意志坚强,于是冥冥中展演了一出对庞然大物不屈服折腰的个人命运,前一部分情节发生在于无声处,事因陈丹青一伙赴美留学“结识”了自己的恩师,经交往,木心完全的经历行状才为大众知晓。透过木心的讲义与陈丹青等的记述,保守评价,仅在文学层面,木心的知识储备,见识及趣味等素质远在国内很多教授之上

翔·改
回复

翔·改

2020-09-19

这四个人,我只能说,旗鼓相当的对手。而且作者最逗,因为无法对线只好在这聊以自娱。。。

我火火
回复

我火火

2020-09-19

批也就批了,读木文应该没有所谓的正确姿势吧。至于是批文还是批人,好像也不能摘开,那是否一位过世的、受人尊敬的作家诗人的作品就不能批了呢?木老应该是不在意的

哎呀呀南周!
回复

哎呀呀南周!

2020-09-19

我勒个天呐,费劲。

139****1229
回复

139****1229

2020-09-18

简直把跪奴批的体无完肤😂

朱又可 Tom
回复

朱又可 Tom

2020-09-18

南方周末也加入郭文景陈丹青姜文吵架中,是旁批者,看官们,请评评,批的是否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