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政府寻找“公约数”,印度教民族主义泛起?

印度教民族主义诞生于印度民族独立斗争,其核心诉求是建立“印度教统治的国家”,它与世俗主义并列为印度两大社会政治思潮。

今天,印度政治的主要矛盾依旧是甘地-尼赫鲁与莫迪路线之争,前者代表着世俗、多元和民主价值,后者则被认为是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代表,承载着“旧邦新造”的印度梦。

(本文首发于2020年9月17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于冬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20年9月7日,印度加尔各答郊外的纳格达村在举行传统的斗鸡比赛。 (新华社/图)

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渐近失控,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500万例,已超越巴西成为全球第二大疫情国,其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暴跌23.9%,失业率一度飙升到20%。

防疫失策、经济衰落、社会动荡、与多个邻国关系紧张,这些都未影响莫迪政府的民意支持率。总部设在美国的民调机构Morning Consult的数据显示,莫迪的支持率高达74%。

“尽管问题重重,为何莫迪仍是最受欢迎的领袖?”2020年9月11日,印度《经济时报》以此为题刊文认为,莫迪深知如何更好地利用“民粹主义”。

多次制胜的“魔方”?

印度教民族主义内容庞杂,其核心主张是将印度建成“印度教统治的国家”。这股思潮诞生

于19世纪反对英国殖民者的印度民族独立斗争。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教民族主义一度沉寂,直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复燃,2014年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崛起为该国主流的意识形态。

莫迪则被认为是印度教民族主义的重要操盘手。香港《星岛日报》认为,当前,一向善于利用民族情绪以巩固权力的印度总理莫迪,正利用中印边境摩擦转移国内矛盾,以纾缓由新冠疫情和高失业率导致的民间怨气。

1950年9月,莫迪出生在古吉拉特邦瓦德纳加尔小镇的一个低种姓家庭,自幼帮助父亲售卖红茶。大约八岁时,莫迪开始接触印度教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经常参加它的地方训练课,并逐渐成为一名小干事。

“莫迪利用了印度国民对恐怖主义和巴基斯坦的恐惧来提高支持度。他胜选的情况与19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相似,后者利用福克兰战争(又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来推动选情。”哈佛大学印度裔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亚马蒂亚·森(Amartya Sen)撰文说,印度教民族主义是莫迪两次制胜的“魔方”。

在2014年的大选中,莫迪带领人民党刻意淡化意识形态,大打“经济牌”,鼓吹“发展主义”,并许诺将以主政古吉拉特邦时的路线实现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

一些印度经济和政治学者则认为,莫迪的胜选不是“发展主义”的胜利,而是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得势。更让印度舆论失望的是,莫迪政府第一任期并没有为全国带来高速经济增长,贫穷问题依旧,他所承诺的解决基础建设设施不足等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不过,这并未阻碍莫迪蝉联总理。在2019年大选中,莫迪带领人民党正式公开以“印度教民族主义”作为竞选口号,争取得到印度教群体的支持,后者大约占该国总人口的80%。

经济改革举步维艰,莫迪政府的政策出现“路径依赖”,更加仰仗印度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