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二十四年 历经时代变迁
2003年,放映队第一次来到兴隆峪村,当时村里人多,一说演电影,还在准备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围过来,周边屯子的人也来,小小的村委大院里围了一圈又一圈的观众。
2003年开始种大棚之后,当地村庄发生了巨大变化,那种日复一日,依着农耕时节劳作生活的氛围逐渐消失,对村里的种棚大户唐荣贤来说,她很难有时间赶上傍晚六点多的露天电影放映。
老兵们年岁大了,放映机先进了,电影放映带来了更多社会荣誉,锦州东湖公园甚至修建了一个老兵电影放映基地和老兵电影放映队展览馆。
(本文首发于2020年9月17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张玥晗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直到9月,辽宁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才获得批准,今年首次下乡放映电影。首场放映选在白台子镇兴隆峪村,距离锦州城区车程一个多小时。
2003年,老兵们第一次到兴隆峪村里放电影,与村支书相熟后,之后每年都去。今年的这场放映已是东北的初秋,当日下过小雨,晚上风凉,看电影的人不多,村里的一些老人,稀稀拉拉地坐满一排,揣着衣兜看电影。
2020年是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成立的第24年。1996年,退伍军人刘成金和同一军区的7个老兵,在辽宁锦州自发组建了一支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每逢周末,就下乡去锦州周边的乡村放电影。
老电影年复一年地放,但义务放映队和看电影的农民在24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老兵们年岁大了,放映机先进了,电影放映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社会荣誉,锦州东湖公园甚至修建了一个老兵电影放映基地和老兵电影放映展览馆。而昔日穷困的农村也脱贫致富,年轻人外出打工,涌向县城居住,村里人数锐减,老年人留在乡村,而中年人在大棚里种花,赶着韩国日本的订单。
在时代大潮下,一支老兵放映队和他们服务的乡村,各有改变,又各有怅惘。
“不如去放电影”
刘成金曾在部队当过放映员,从此迷上了电影。
1968年,18岁的刘成金入伍,那几年他一直跟着放映机四处跑,后来被推荐至通信兵学院实习了三年,许多放映的技术都是那时候学回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他还坐着小巴到农村,四处收集放映机。
1994年,44岁的刘成金从部队退役。几个退役老兵坐在一块,都不知道如何打发周末时间。周围人爱玩的打麻将、扑克牌,他们都不喜欢。八个老兵里,刘成金和朱中文都曾在部队放过电影,于是提议“不如去放电影吧”。
而老兵电影放映队副队长张显龙的初衷是想去看看农村,“既能到农村看风景,还能给老百姓放电影”,张显龙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但没想到“做起来”完全不是当时想的那么浪漫。
1996年,老兵电影放映队正式组建,最初的经历苦不堪言。
夏季到村里放电影,蚊虫叮咬,得忍着;冬天天气冷,胶片也冻得又干又脆,容易断裂,人披着军大衣守着,也冻得直哆嗦。
那个年代流行带饭盒,他们用铁盒子带饭去农村放电影。没想到隆冬时节,饭菜全冻成冰坨子,难以下咽。后来下乡便改成吃面包。
兴隆峪村的联络人符逢源至今还能想起他们吃晚饭的画面,地上铺块垫子,几个人围在一块啃面包,“在野餐似的”。村里人热情邀请他们吃饭,一概被拒,“什么都不要”。那时,他们就定下了原则:不吃老百姓一口饭;不喝老百姓一口水;不拿老百姓一分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