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梯子”的人

责任编辑:陈文卿

对学习感到头疼的,远不止学生们。

疫情下网课变得重要且不可代替,失去了线下的约束,如何透过一面屏幕吸引学生尤其是低年龄段学生的注意,需要老师们付出更多的心力。

跟随着平刘海、头戴银色发卡的“小雪老师”细腻柔和的指引,屏幕另一端的孩子们用手指拉出绘本上“高个子”的身体。翻开下一页,这个全身蓝色的外星人轻轻地敲了敲主人公暖暖的家门,原本深红色的房门打开了,画面在暖暖家粉红色的爱心墙纸和绒黄色爱心地毯的映衬下,立即变得温暖起来。

小学语文绘本《藏不住的高个子》

《藏不住的高个子》是清北网校今年7月初推出的新绘本。构思这个故事的清北网校小学语文组教研张林理解孩子们对作文的排斥和恐惧。曾经一到写作课,班上的氛围就变得冷冷的,低年级的学生“谈写话色变”,高年级的孩子在几百字的硬性要求下叼着铅笔头,为了凑字数生憋流水账。老师们逐条列出的作文技法被学生们记了下来,但真到要写作文时仍然难以下笔。

当学生们收到绘本,原本枯燥、抽象的技法立马变得生动起来。为了让高个子的形象更具有吸引力、“更稀奇一点”,张林和负责绘画的同事修改了不下五次,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们主动翻阅的过程中,如何写人、如何以不同的观察角度对外貌加以描写的方法被融入故事里了。

就好比“小雪老师”带领孩子们一步步为暖暖的服饰贴上粉色贴纸后,粉红色在孩子们眼中具象成了“像一条粉色的月亮”、“像一朵盛开的粉红色的花”、“像两个粉红色的摇篮一摇一摇的”。

类似的绘本还有很多,每本用十几页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对应小学语文部编版课本一章节的内容。

教研人员负责清北网校的教材、绘本研发,设置习题,他们一般不会被屏幕另一端的学生们“看见”,却是把控课程整体方向的掌舵人。

科学且具审美的绘本

“教研是教学的基本功,”语文组组长孙梓连这样总结教研与教学的关系,“我们通过‘7+3’的方法来平衡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7分教研,3分自由度。”

曾在教育机构执教十几年的她经验非常丰富,对于如何解决语文考试中最难对付的作文写作,有许多心得。例如经典课题“一阵风吹来的字数”——如果以“校园一角”为作文题目,学生们经常会集中于对校园环境的实体描写:教学楼、操场、升旗台……但如果只局限在静态描写,多数学生很难达到字数要求。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学会捕捉细节、加入动态描写是作文课上极为重要的任务。

“这时候,一阵风吹过……”孙梓连笑着将这句话称为“变动态”的转化,通过简短通俗的话语鼓励学生们转换思维,用更加生动的方式进行表达。她更青睐开放式的教育,曾带着学生们去青岛的海边躺着,切身融入大自然,进行放空式的创作。

因此,她不太认可市面上流行的“满分作文”,如果只重视纯应试的需求而放弃了素质的培养,很难写出优美的作文来。在她看来,语文并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门艺术,对人生有一些释放,是可以安放、延伸的地方”。

为了让孩子们更早地领悟到这门艺术,她和其他教研一样,用心构思课程的内容和设计。如何在图画里埋细节、构思故事、加技法、加动作,都需要亲自把关。她曾因为担心绘本故事“老掉牙”,在绘本制作的两到三个月时间里,把市面上所有已出版的绘本全都看了一遍。每过两个星期,她还会在国家图书馆的网站上浏览已订阅期刊杂志的最新期。看到特别符合绘本的素材,孙梓连会在实体绘本上画一个五角星,随时翻出打过勾的素材进行调整和修改。

她感慨十年前的执教初期,培训机构使用的讲义都特别单调,通常一两页就“完事儿了”,版权意识也特别薄弱,从百度上搜几张图,或者干脆不放图,黑白印刷,毫无观赏度。如今,老师们纷纷开始进行原创,而且是高标准的原创。为了让绘本“科学且具有审美”,孙梓连逛遍了当时北京线下的艺术展览。最后,她在央美毕业展上找到了一名毕业生,定制语文绘本《小刺猬的果子不见了!》。

绘本中穿插各式玄关,学生们会在上课前主动翻看绘本,上课时更积极地回答老师对绘本细节提出的疑问。

在孙梓连看来,绘本是搭建在学生与写作间的“梯子”,一方面帮助学生减轻对“最头疼”的作文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更是教研老师们“方法论的沉淀”。

“网上有很多讲法,但没有被提炼、加工出来。学生好像看了很多文章,但考试的时候没法动笔落地,”孙梓连认为,“现在梯子搭得更好了,答案的逻辑、思维模式的立体化是非常大的内核变化。”

看得见的思维方式

当孙梓连为语文绘本的设计东奔西走时,清北网校的初中物理教研林逸在300余页的PPT课件中帮助学生将物理的抽象思维“逻辑化、可视化、趣味化”。

2013年从设计专业毕业后,李毅成为了一名线下教育机构的物理老师。当谈及为何选择从事与大学专业不相关的物理老师,林逸回忆起初二时班上浓厚的“讲题氛围”:“当时大家的关系非常好,任何一个人抓着就可以问,相互讲题。遇到特别难的数学、物理问题,班里只有两三个人做出来。早读的时候,我和另一男生,分别给全班同学讲,走下讲台的时候,觉得蛮价值感。”

这份在学习互助中形成的“讲题价值感”延续至林逸大学的支教和往后的工作经历中。大二寒假时,林逸前往陕西榆林山里的村庄支教。那所小学原本有三名学生,其他孩子都被送到很远的县里上学,每隔半个月甚至半年回一次家。寒假教期间,学校召集了当地幼儿园到高中的近百名学生,让林逸为孩子们教授绘画和美术鉴赏。

大多数学生从未离开过大山,上学要走好几里的路,这些路大多是一个坡接着一个坡。这里的学生信息闭塞、资源稀缺、求学不易。“他们来老师家上课,我问,中国的首都是哪里啊?(他们)不知道。”

后来,互联网教育让林逸看到科技在加速教育的进化,同时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到手机能到的所有地方。于是在2017年转至线上,成为了一名网校物理老师。

林逸曾担心教育机构的营销性过强,会降低教育的品质。但清北网校平台科技手段的进步符合她所认同的物理学习对逻辑性和思维性的要求。“技术端很能解决问题,用用图、文、视、听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让思维可视化。”

为了使课件内容“以最充分的方式表达出来”,林逸不仅在预习课的课件里亲手绘制了电影片段的图片,插入了动画,还为了让“视觉突显重要性”,将课件中板书的大小、配色进行优化,确保学生隔着屏幕也能够看得清晰、理解得到位。

 清北网校的物理课件

一堂网课的准备时间在90天左右。经过6次教研会议决定讲义大纲,拆分、研究市面上所有的教辅和最新试题,再由全体教师共同审核、“三审三校、三备三磨”,精细化每一个知识点,屏幕前“看得见的老师”和屏幕后“看不见的老师”一同在教学和教研方面下苦功夫,用“笨办法”,一步步细化知识点的讲解,梳理知识脉络,让思维可视化,让讲义“场景化”。

如今,林逸设计了30多种模板,已经为400节物理课制作了讲义。比起将一堂课上单一的知识点零散地排列,林逸更在意能否帮助学生理清物理学科的知识条线和网络。“不仅要思考怎么把它实现,还有带学生考虑还未出现的问题。只有让课程这个容器变得更大了,才能更加直接、丰满、高效。”李毅说道。

和林逸一样对“互联网+教育”前景充满期待的,还有使用着七个以“清清、北北”为代表的卡通人物IP玩偶的清北网校小学英语教研雷方、把数学讲义“场景化”的清北网校小学数学教研徐亚

。通过技术手段,数学学习也可以像看一部动画片中的故事场景,学生们跟随着指引,一步步闯关,走进数学世界,在趣味的加持下“把知识吃透”。

“线下和线上有很大变化,线下对讲义的依赖比较小,教研容易被忽视,但是教研对课程内容非常重要,为一线老师提供了思路,从而对(线上)产品更深入地投入,”徐亚和同事们在课余时间还会分享与数学教研相关的书籍,比如《好玩的数学》和《数学故事》。

“网校连接各个行业,是技术、科技变革的节点。”林逸这样总结。

在抖音上分享速算秘籍、点赞总数超过1075万的清北网校数学老师吴正享、身穿汉服授课的清北网校中学语文负责人姜明慧,都在屏幕前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清奇高效的学习方法影响着学生对学习本身的看法。

而教研老师们也在屏幕里看不见的地方为另一端的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最前沿的养分,在“看不见的角落”让教育的普及和延续成为可能。

编者按

一场疫情给2020 年带来无数困难,也带来无限可能。上半年,对千百万的中国学生来说,如何上课成为最大的难题。但当课堂从传统的教室来到一块屏幕上,知识的传递汇聚了比以往更多力量。

教师节来临之际,南方周末联合清北网校共同关注那些支撑网课运转的“看不见的老师”,聚焦屏幕另一端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们。

“空中课堂“的培训师们此前从未做过老师,人生中的第一批“学生”是几千公里外,只有一台老旧电脑的传统教师; 辅导老师们“永远在线”,被当作“十万个为什么”,也被当作“树洞”;教研老师们不在镜头前,但对屏幕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烂熟于心。 

他们的故事关乎某种古老的精神传统如何在新兴的网络教育里闪光:有台前的英雄就有幕后的帮手,有人做主角就有人做配角。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线下还是线上,只要有这些“看不见”的努力,我们的教育就总有办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