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四人谈: “安倍经济学”继续,复苏前路漫漫

日本的利率极低,目前企业贷款利率仅2%左右、老百姓的房贷利率低至0.6%左右,日本家庭除地产之外的金融资产15%都在股市上,而安倍执政近8年来,日本股市市值上涨约2倍。

这几年中国旅游观光客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企业能切身感受到,在游客的消费刺激下,日本经济也才能有超过1%的增长。

从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角度看,日本低生育、老龄化严重,劳动力市场弹性不足,需求长期不足,因此低增长、低通胀的“日本病”难以在短期内解决。

(本文首发于2020年9月10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张玥

2019年10月,即将竣工的东京奥运村,耗资约10亿美元。 (IC photo/图)

2020年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辞职,全球哗然,同时争议再起。安倍2012年底再度当选、出任日本首相后,2013年开始全面实施“安倍经济学”,想把日本经济从长达20年的衰退中拉出来。

如今七年多过去了,“安倍经济学”成败如何?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日本政府接下来又将实施怎样的经济政策?日本经济何去何从?

对此,南方周末分别采访了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总会次长泉川友树,琉球经济战略研究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冲绳分会)理事长方德辉,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邢予青和京东金融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总会次长泉川友树。 (采访对象供图/图)

企业盈利增加,结构问题仍存

南方周末:如何评价“安倍经济学”实施七年多来的成绩?是否真正帮助日本摆脱了此前20年的经济停滞?日本是否已经摆脱通缩?

沈建光:安倍经济学在实施的七年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实际上,它的部分目标已经实现:2008-2012年平均实际利率2.85%,2013-2017年降至0.43%,资金成本明显降低;日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从2012年11月的97降至2014年的70;日本股市吸引大量资金流入,自安倍上任以来翻倍;成本下降帮助企业利润显著提升;安倍力主的“女性经济学”初具成效,提倡灵活就业使女性就业人口在七年间共增加12.6%,远高于同期男性的3.1%。

针对安倍经济学“无用论”观点,我们认为,日本在金融危机和福岛事件后经济受到重创,鉴于通缩政策历史上给日本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了惨痛教训,如果不大刀阔斧地实施“安倍经济学”,那么日本经济将彻底陷入深度的经济衰退和通缩螺旋。

但“安倍经济学”未能根治日本经济的痼疾。从它本身的问题看,一是2014年和2019年两次上调消费税,这其中固然有为财政扩张筹措资金的考虑,但结果是疲靡不振的居民消费再遭挤压,通胀也缺乏上行动力;二是结构性改革实施力度不够。从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角度看,日本低生育、老龄化严重,劳动力市场弹性不足,需求长期不足,因此低增长、低通胀的“日本病”难以在短期内解决。

泉川友树:自2013年至2019年间,日本的GDP年均实际增长率为1.04%,还不错。物价上涨0.83%,呈逐渐上升态势,这些数据表明日本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局面。但是,目前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出现实际工资下降的局面,居民消费不太旺盛。

“安倍经济学”实施后,虽然股价、就业等“数量”增加了,但股价上升是日本银行通过大量购买股票、引导日元贬值等措施实现的,新增就业的增幅是“非正规员工”远大于“正规员工”。所以,我认为“安倍经济学”是重视数量忽视质量、看眼前不看长远、治标不治本的模式。

日本大型企业乘“安倍经济学”送来的“东风”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利润。但是,这只是政策因素取得的成果,日本经济和日本企业的结构性问题,如产能过剩、劳动市场的流动性不够灵活、AI、IT技术的应用不到位等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方德辉:我认为通缩没有走出来,也很难走出来。疫情前经济好转,老百姓消费会好一点,但整体还是没有走出通缩心态,大家不敢消费。我有个在中国待了21年的朋友回到日本,说回来后感觉什么都没变,唯一的变化是便利店增加了。这几年中国旅游观光客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企业能切身感受到,在游客的消费刺激下,日本经济也才能有超过1%的增长。

邢予青:我认为安倍让日本经济走出了泡沫破灭后衰退20年的阴影,走出了通缩。日本在从1998年到2012年的15年里都处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