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有一百零八座子寺的八邦寺
有一天,一个经堂喇嘛看到来拜佛祖的信众中间有个姑娘特别漂亮,心里想要是我能够拿她献给佛祖就好了,没想到次日早上照例去经堂念经时,会看到供桌上赫然摆着那个姑娘的鲜活头颅。
学藏画,到八邦。——康巴谚语
“小布达拉宫”依山而建,隶属于它的各个经堂、僧舍、佛学院、印经院等,均杂处于烟火味浓重的民居中间
追寻命名金沙江的人恐怕会徒劳无功,因为时间淹没了历史,历史淹没了细节。俯瞰这混浊不堪的江面,阳光在波浪间频频打漩,我这才意识到命名者文字造诣高深。然而在川西德格境内汇入金沙江的色曲、白曲、麦曲,却是湍急而清澈。藏语色曲的意思是金色的河流,其意象并非玩味水流的颜色,而是珍视其灌溉肥沃河谷的价值。
色曲河谷本来是林葱土司家的。15世纪中叶,噶尔家族的博塔·扎西生根把女儿折登嫁给土司的条件是:聘礼应是一对牛耕一天的土地。土司求婚心切,一口答应。于是扎西生根亲自驱赶犏牛,早上从柯洛洞出发,天黑前到达龚垭北面的年达,行程35公里,一举取得土壤肥沃的色曲谷地。
其后不久,扎西生根将他的头人府治,迁往河谷中心地带的更庆,改他的家族名号噶尔为德格,自封第一代德格王。至第七代德格王拉青·祥巴彭措时期,德格家族已经取代林葱土司在金沙江、雅砻江之间的强势地位。第十二代德格土司兼六世德格法王的登巴泽仁,于1732年被清代朝廷封为“德尔格忒宣慰司”,其辖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江苏省。因此,当地藏民有“朗德格,沙德格”(汉语意思是“天德格,地德格”)之说。登巴泽仁土司为人称道的至少有两件事:其一是修建德格印经院,其二是修建八邦寺。
八邦寺于我们的如雷贯耳,我们驱车前往的迫不及待,是因为这座古老寺院以“建筑宏伟、高僧辈出、典藏丰富而闻名于全藏区”(藏学家任新建语),但当地藏民更看重该寺院护法神的奇谲法力。德格有这样一个恐怖故事,据说这件事就发生在白曲河上游的八邦寺。有一天,一个经堂喇嘛看到来拜佛祖的信众中间有个姑娘特别漂亮,心里想要是我能够拿她献给佛祖就好了,没想到次日早上照例去经堂念经时,会看到供桌上赫然摆着那个姑娘的鲜活头颅。
经堂墙面的天王壁画,是著名画家通拉泽翁手笔
护法神殿在卓拉空主殿二楼,有喇嘛在里面轮流击鼓
土司家族的第一家庙
溯白曲河而上的那条山路崎岖狭窄,因露岩丛杂,车子颠簸得很厉害,我们的藏族向导所郎称它是“被吃掉了肉的骨头”。这条路至今未通班车,敢开车进来的都是老手。河边有花白肚子的喜鹊,还有鹅黄肚子的水鸟。我说那是鸳鸯,所郎和尼玛措都说不是。后来在一本书上看到一段文字,才知道它叫黄鸭,又叫藏鸳鸯。据说一对黄鸭中的一只若不幸亡故,另一只会飞到高空后一头扎下来以身殉情。
我感觉这白曲山谷有九寨沟那种迷人韵味。溪水在岩石上活泼跳跃,古树在水边静穆安详,树身布满了黄绿相间的苔藓。这溪水中就有细甲鱼,其鱼鳞极小,鱼肉极嫩,鱼头骨像一把十字剑咄咄逼人。刚才我们在金沙江边已经品尝到它,口腔里的鱼鲜味仍缭绕不绝。
八邦寺的突然出现,于我是猝不及防的震撼。这座隐藏于山谷深处的噶玛噶举寺院蓦地攫住了我的眼睛,那建筑在山顶上的寺院主殿宏伟而肃穆,难怪它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寺院背后的一座山被称为黑象,另两座被称为白象和花象,山与山之间有两条溪水流淌,故此地被称为“三象戏二水”,形胜之地也。
八邦寺的前身,是止贡噶举僧人巴登向秋能巴于12世纪末叶修建的兄里寺。噶玛拔希是德格汪布顶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活佛都松钦巴的转世灵童。噶玛拔希云游古蒙古地区时,蒙哥大汗尊他为国师,赐他一顶金边黑帽。因为噶玛拔希曾在兄里寺主持3个月日常寺务,故八邦寺有国师庙之称。
16世纪中叶,兄里寺不慎失火被焚毁。1728年,出生于德格龚垭的噶玛噶举僧人,时为昌都嘎玛寺第八世司徒活佛的曲吉迥乃,得到德格土司登巴泽仁的鼎力相助,在兄里寺遗址上主持兴建八邦寺;并因登巴泽仁的恳切挽留,担任八邦寺主持,被尊称为八邦寺第一代司徒活佛。
其后八邦寺被立为德格土司家族的第一家庙,历代司徒活佛均有权参加德格土司最高行政会议,土司制定重大政令、大小头人的升迁以至土司嗣位等,均须得到司徒活佛的认可。八邦寺所辖子寺多达108座,是我国藏区噶玛噶举派的主要道场。康巴地区的噶举僧人若要入藏受比丘戒,必须先在德格八邦寺修持3年以上。据1950年统计,八邦寺僧侣人数为725名。
旧时入寺读书的仅限于男孩子,哪家的男孩可以读书全由寺院决定
旧时八邦寺被立为德格土司家族的第一家庙,图为寺院堪布
给小活佛下跪叩头
八邦寺卓拉空主殿为四合院式的建筑群,里面是回廊绕回廊,房间套房间,楼梯连楼梯,仿佛走入了荷兰画家埃舍尔画中的立体迷宫。经堂门环是镏金镶银的,据说其精湛工艺已经失传。经堂墙面的天王壁画,是著名画家通拉泽翁的手笔。经堂走廊的尽头,有令人回味的六道轮回图。七绕八拐,仿佛又走入了一饱眼福的艺术博物馆。
经堂的屋顶是一层又一层的。往往下一层的屋顶就是上一层的天井。在第三层屋顶上,我们看到了强巴佛的头部。八邦寺第十一世司徒活佛白玛旺秋杰布,曾于1927年主持锻铸一座25米高的巨型强巴佛镀金塑像。据德格学者泽尔多吉介绍,那座佛像在“文革”中被砸掉了。他对我们说:“强巴佛、弥勒佛、未来佛是同一个佛,佛经里对他的相貌有规定,如大眼睛、圆脸、高鼻子,面带微笑。现在的这个塑得不是太好,但有15.8米高,是目前康巴地区最高的强巴佛。”
强巴佛的隔壁,就是八邦寺第一代司徒活佛曲吉迥乃的灵塔。曲吉迥乃生于1700年,幼年被第十一世噶玛巴·益西多吉认定为噶玛寺第八世司徒活佛。他曾游学于印度、尼泊尔数年,并撰写《印度旅行记》;他曾被登巴泽仁土司聘为德格印经院总编校,完成全套《甘珠尔》计103部;他赴拉萨治愈众多天花患者,并编撰《天花论治》等医书;53岁那年,他用金粉为德格土司亲笔抄录一套《甘珠尔》;74岁那年,他抱病前往小金川,以宗教人士身份调停战事,次年圆寂于炉霍的觉日寺。
我漫步走入高处的一间僧舍。一位抱病的老喇嘛正坐在窗口,全身沐浴在明亮的阳光里。一个小喇嘛在暗处专心念经,并未因我的无端闯入而中断。我发觉喇嘛烧水的那个褐色陶壶很特别,就连同炉子给它照了一张相。那男孩单调而连贯的念经声音,使寺院显得格外静穆。
八邦寺有司徒、贡珠、钦则、温根4个活佛转世系统。一见到眉清目秀的钦则小活佛,所郎和尼玛措就赶紧趋前给他下跪叩头。接着尼玛措还拉我过去,让这位8岁小活佛摸摸头。在藏民心目中,得到活佛的摩顶祝福是幸运的事。带我们来德格的李凤鸣老师是藏传佛教的热心人,她说上次要走的时候,小活佛拉着她的手,眼泪汪汪的舍不得她走,弄得她心里好难受。
泽尔多吉给我们讲:“第一世钦则活佛是宗萨寺的将扬钦则旺波,他去世后有5个转世,除宗萨寺外,八邦寺、竹庆寺、协庆寺、嘎伦寺各有一个。如今除嘎伦寺的钦则是第二世外,其他几个寺院的都是第三世。嘎伦寺的在意大利,他是著名藏学家南卡诺布活佛的孙子。八邦寺的第二世钦则活佛‘文革’前在国外去世,后来由觉若寺的登革活佛在青海囊青县寻访到现在这位小活佛,经定居在印度的司徒活佛认定。”
读书制度定于1771年
我们走到八邦寺佛学院门口时,正好看到一个小喇嘛将一桶热粥倒进木槽里,一群狗扑过去抢粥吃。一位戴眼镜的喇嘛是佛学院的教师,看上去很斯文,书卷气十足。因为上课时间到了,听课的喇嘛一个个朝经堂跑去,这位佛学教师抱歉此刻不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八邦寺只有晚上7点到9点有自发电,经堂里没安电灯,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一位喇嘛学生将经书分发给他的同学,因为念经的声音参差不齐,我猜他们拿到的经书各不相同。只有屋顶漏下来几缕光线,多数学生不可能看清楚经书上的藏文,显然他们是在凭记忆背诵经书。他们是早上一起来就念经,上午8点钟喝酥油茶吃糌粑,中午12点吃米饭,通常有白菜、洋芋、牛肉等佐餐,下午4点钟吃晚饭,晚饭吃粥;所郎说那种粥很好吃,里面有酥油。
泽尔多吉先生是八邦人。他曾于5岁至13岁在八邦寺读书;开始是识字,然后是读经。旧时入八邦寺读书的仅限于男孩子,哪家的哪个男孩可以读书,全由寺院决定。这个制度是曲吉迥乃活佛于1771年制定的,至今已延续236年之久。如今八邦寺附近的在校学生,也常于暑假、寒假来寺庙读经,其人数大概在50名左右。
外面下雨了,我和所郎坐在佛学院的厨房里等下课,一心要采访到那位斯文教师。灶头上架着大锅,碗口粗的柴火劈啪作响,灶膛里冒出的浓烟熏得我们直流眼泪。后来摄影师李玉祥在二楼叫我们。哇!我们居然在二楼走廊上看到山间出现一弯美丽彩虹。
眉清目秀的钦则小活佛
绘画和念经一样重要
德格县志记载:八邦寺收藏唐卡画10150幅,经书32400部,木刻印版129845块,纯金誊写的《甘珠尔》一套,各个历史时期的诏书、印章等文物5000余件。八邦寺印经院一楼经堂有一套《全知经》,它是女土司降央伯姆授命德格经印院给八邦寺的。后来德格印经院又刻了一套带插图的,其插图是八邦寺驻寺喇嘛画家通拉泽翁画的。
八邦寺的绘画传统肇始于曲吉迥乃活佛时期。噶玛噶智画派是中国藏区三大藏画派别之一,八邦寺第一代司徒活佛曲吉迥乃是噶玛噶智画派重要画家,他于1737年完成的《如意藤》唐卡组画,历来是画家临摹的范本。脱胎于噶玛噶智画派的噶雪画派,其创始人噶雪·噶玛扎西,早年师从曲吉迥乃。
出生于1902年的通拉泽翁,是八邦寺承前启后的著名画家。他一生创作7000余幅壁画、唐卡画,并撰写《诗镜释难》、《西藏医史》、《噶玛噶举源流及八邦寺史》、《藏族绘画史》等藏文著作。今年54岁的泽翁江措,是通拉泽翁的弟子之一。曾跟随这位老画家8年之久,直至86岁辞世。
泽翁江措给我们讲述道:“通拉泽翁的文化程度很高,个子高大,比较胖。他心地善良,对学画的不管贫富都一视同仁。他会耐心教你画眼睛、嘴巴、头发等人物细部。他把绘画看得跟念经一样重要,一般不去人家家里念经挣钱。”
泽翁江措热情邀我们去他家做客,把各种矿物颜料拿出来给我们看。他讲一种叫沙玛的东西是产自德格汪布顶乡的。并讲有些颜料是从印度、尼泊尔过来的,主要在拉萨卖,有的要900元1斤呢。泽翁江措拿糌粑、油炸蛋馓、风干牦牛肉、绿葡萄干和红葡萄干招待我们。我发觉他收藏的一块圆锥体六字真言石头很特别,赶紧拿相机照下来。他自己讲,他喜欢收藏老唐卡。我们来他家是来看通拉泽翁的照片的,他说他这里宽敞(其整洁程度亦无可挑剔),劝我们住他家。
平日不许女人入寺院
据泽尔多吉先生介绍,除传统藏族节日外,八邦寺另有本寺特有的宗教活动,这在别处是看不到的。八邦寺的破九节在藏历十二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举行。第一天僧人不戴面具,就穿平日的袈裟表演羌姆(藏族宗教舞蹈,即寺院傩,又称金刚舞);第二天要戴护法神面具,穿跳神的袈裟,这种袈裟的宽大衣袖呈三角形,颜色以黑、红、紫红为主,舞蹈喇嘛多达100余人。
八邦寺的护法神殿在卓拉空主殿二楼。每日自天亮至天黑,有喇嘛在里面轮流击鼓。其鼓点声音单调而急促,仿佛有决斗前的紧张气氛。八邦寺级别最高的3位大护法神常年被供奉在这里,虽然神殿的门白天始终是开启的,但除值日喇嘛外,不许任何人擅自进入。到每年的破九节,那3位大护法神才被请出神殿一次,他们中的白郎吉骑他降伏的妖魔,其妻子巴登拉嫫骑骡子,当吉骑山羊。这时候,僧人、信徒方可一睹其面容。
八邦寺有经商传统,专门挑懂汉语的、有经济头脑的喇嘛领头出去做生意,5人一个小组,三年五年轮换一次。通常有三分之二的僧人去外地经商,寺院提供的本金以皮草、药材等折算,僧人们的足迹远至印度、尼泊尔。传说八邦寺的小护法神会跟着商队出去做生意,帮喇嘛赶骡子,并偶尔现身于旅途中。
八邦寺规矩很严,平日不许女人入寺院,更不许女人登经堂屋顶。因为现在来旅游、参观、采访的外地人越来越多,此项禁令有所松动。我力主就宿于寺院之前,对此毫不知晓。我们住寺院招待所,我和藏族姑娘尼玛措住一个房间。隔壁套房里住了一个法国人、一个美国人和两个意大利人,他们将徒步去高山那边的艾旺寺。
连续两个晚上我睡不着,其原因不仅因为老鼠窸窸窣窣到处跑,其尖嘴影子不时出现在我床头的窗户纸上,还因为头一天来八邦寺我就摔伤了,身子动一动就疼得要命。当时我拿相机拍经堂大鼓时要把木梯拍进去,往后退的时候从台阶上摔了下去。我根本想不到就那么几级台阶,会把我摔成重伤。3天后德格医院给我照片子时说我断了1根肋骨。7天后广州医院将我的肋骨折断数增加到3根。我的摔伤与八邦寺护法神的忠诚及严厉是否有因果关系,我不得而知。假如有这种关系,我该庆幸自己不是漂亮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