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中国》导演王圣志:四十岁以后我才懂得怎么拍片

“你看《红楼梦》,曹雪芹他不但能够理解大小姐,也能够理解丫鬟的苦处,甚至他能够理解坏人。这种人跟人之间的共情,理解一个人的能力,才是做导演最重要的,如果缺乏这些东西,拍不了纪录片”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杨静茹

图/受访者提供

三十而已,说得容易。提到村上春树29岁才写第一篇小说时,谁的语气里不是带着大器晚成的惋惜。在听一套知识付费课程就号称能摸清一个行当、学会一个技能的推崇快速入门而不再强调稳扎稳打的当下,很少有人像导演王圣志一样能够认清并愿意承认自己在干了半辈子的行业里依然业余得很。

40岁之前,听到别人叫王导,他心里不安,不敢接话,回答说,还是叫我名字吧,叫我王圣志。现在稍微好一点,人家叫王导,他难为情地“哎呀”一声,算是答应。

拍了近二十年,直到近一两年拍出《早餐中国》和《文学的日常》,王圣志才算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出名与否、播放量多寡,倒不是他心中的评判标准,重要的是,“我跟你说,真的要经过好多年,我40岁以后才懂得怎么拍片,怎么样说一点人话,怎么样让拍摄对象放心下来,用真诚的一面对待镜头。”

在他的经验总结里,懂得体悟人情世故以及捕捉真情流露,远比专业知识重要。团队里的年轻导演们参加培训,被告知要摒弃以往书面化的采访腔调,学习以老友的心态去拜访,先关心对方的烦恼。王圣志不会指定他们去看哪些纪录片,但每月都会推荐一两本书,有时还给他们上短篇小说课,或是古典音乐课。书单包括舒国治的《台北小吃札记》《水城台北》;在美国的华人刘震慰写的《故乡之食》;王占黑的《街道江湖》;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等等,比起专业的美食书,台湾音乐评论家焦元溥的古典音乐入门书《乐之本事》等杂书和短篇小说居多。

看书从短期来看,不会直接作用于拍片,但王圣志相信,书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反哺影像。通过《三言二拍》《老残游记》这类世俗小说,实际上是要打开一种眼光,成为一个看得见的人,而不是有眼无珠,熟视无睹。他又一次提到《红楼梦》,“刘姥姥带着板儿第一次进大观园,进贾府之前,两次扯了板儿的衣服,把他身上衣服扯平了。就这么一个细节,我们都觉得无比美好。拍片其实就是拍细节。”

“看得见”之后,会发现所谓的生活的美好其实都在身边,所谓的细节都是自己常识里面习焉不察的东西。“都说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是一个概念,你要用细节表现,你要能看得见树下一排打牌打麻将的人,看得见边卖水果边乐呵哼着小曲的阿姨。如果看不见的话,你尽管知道成都是一个休闲城市,可是跟福州、北京有什么差别吗?你每天走过街道无数遍,可是当你从书上获得了街道的历史,你再去走这条路的时候就不一样。所以我们很强调从文学里面,从书本、小说这些里面去吸收东西。”

《早餐中国》火了之后,好些团队找到总策划、同时也是王圣志入行以来的师父洪雷,说也想拍一个类似的片子,洪总你帮忙看一看。洪雷看完后总是不免苦笑,不知道该如何让对方明白,打动人的并不是短视频的形式或是加花字等综艺手段或是五花八门的食物本身,真正能让他们从美食类纪录片中脱颖而出的,正是那些旁人容易忽略的细节,那些通过一点一滴的微妙镜头传递的人情,是多年经验沉淀下来的、更快找到情感共鸣点以及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抽炼出有价值的东西的能力。

洪雷依然清晰记得好些这样的细节,“比如有一集是爷孙三代,爷爷站在早餐店门口抽烟,他的儿子、就是父亲这一辈,跟他说话,说着说着突然发现他坐着老爸的凳子,连忙站起来。这种东西是很微妙的,平时可能你看素材就放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