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娇:北京“山大王”

有人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环保主义者”。一个弱女子,与当地居民、政府作对,只为实现让荒山保持自然状态的梦想。有人看到了经营不善。整个山林不能实现良性循环,这样的保护,如何能有将来?

有人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环保主义者”。一个弱女子,与当地居民、政府作对,只为实现让荒山保持自然状态的梦想。
有人看到了经营不善。整个山林不能实现良性循环,这样的保护,如何能有将来?


第一次去延庆,是个周六上午,9点上车,从北京市区去延庆的路堵得厉害。

身旁的女孩抱怨:“这段时间最堵,平时40分钟的车程,每到这时候,要走俩小时。”她瞥了我一眼,“都是这些城里人,去体验什么乡村生活?神经病。”把外套搭在额头,睡了。她是延庆人,在城区读书,每周末回家。

我去延庆,是去见一个住在乡下的昔日城里“富婆”。2008年的上半年,这个名叫张娇的女人成了京城环保圈子里的红人。据说,这个传奇女人在京郊的2万亩荒山上投入了已有1800万元,把山圈起来保护了10年,虽然目前已几乎一贫如洗,却始终不肯出让那片山林。

形形色色的媒体记者、环保志愿者走马灯一样走过那个地方,他们描述那个去处的贫穷、艰苦——封闭的大山,废弃的村落,没几个人,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

各路经过者眼中的那个女人却截然不同。

有人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环保主义者”,一个弱女子,与当地居民、政府作对,只为了实现让荒山保持自然状态的梦想。

有人看到了这个五年小学都没上完的女人的经营不善。整个山林几乎没什么经济效益,完全不能实现良性循环,这样的保护方式,如何能有将来?

有人质疑她的动机,他们觉得这是个“罗生门”的故事。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某个不可告人的动机的结局——某报纸报道文章的后面,有网友评论:10年前,京郊的很多荒林可以用很便宜的价钱承包到,便有人投资去赌山林。这样的投机商人,破产,活该。

张娇其人
初见张娇,是在2008年的5月份。她把头发胡乱在头上挽个蓬乱的发髻,很泼辣,嗓门够大,会对着泥泞山路上几乎要滑下去的汽车喊:“赶紧,男的,都给我下车推车;女的,拿着行李往后坐,压车。”

当时,我们是参加“自然书院”的活动,那是《光明日报》的科技记者冯永锋与张娇合作的一个项目。山沟里的一个小院便是活动场所。果然,没有电,水要去远处的水井处挑。只有个很简陋的厕所,还是专为自然书院设的。

小院里,抬眼望去,山头连着山头,都是沉郁的绿。张娇说,“这里看得见山头的山,都是我的。”这个五棵松长大的北京小姑娘,十几岁,跟着一帮男人到处跑,倒东西、淘金子,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赚了不少钱。回想昔日,她会骄傲地炫耀:“我做生意,从来没有不赚钱的。”

她那时喜欢旅游,转悠到延庆这个地方,喜欢,就把这里包下来了。随行的记者问:为什么呢?她的答案是:劝身边的朋友爱护环境,却总得到回应“你现在有钱了……”于是,她想:如果自己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把这里的生态恢复好,也许就可以堵住他们的嘴了。

进山的原因,她只肯说这些。

她很是精明能干。雇工人来干活,她会先亲自去干一点,估出一个青壮男劳力一天的进度,然后下命令。任务量刚好是只要努力就能完成的,干不完不给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