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洛基谈切尔诺贝利:可能导致类似灾难再现的原因依然存在

沙希利· 浦洛基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归罪于运转失灵的苏联体制和此类核反应堆的设计缺陷。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当政者忽视生态问题、公众对决策和政策执行缺乏约束力,这些都可能导致灾难再现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周建平

1986年4月,乌克兰,航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的第4发电机组的建筑

1986年4月26日凌晨,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之一。这次灾难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造成2600平方公里的隔离区,几十万人流离失所,人员损失可能近十万人。如今,34年过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始终是乌克兰最深的一道伤疤。

2011年1月1日,乌克兰政府宣布,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废墟周围地区将变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很多旅游公司都在宣传这条旅游线路绝对安全,“游览一天,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比做一次全身X光扫描要低300%,只相当于在飞机上待几个小时受到的辐射量。”有人讽刺这里已经变成游客的打卡圣地。

不仅如此,相关的娱乐周边产品也十分丰富。乌克兰出品的射击类游戏《潜行者·切尔诺贝利的阴影》变成了升级打怪的日常娱乐,全然消解了灾难的沉重和可怖。

但历史的债务并没有偿还,人类也依然没有从核灾难的阴影中解放出来。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提到:“切尔诺贝利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灾难,散布于我们地球上的放射性核素,还将存留五十年,一百年,一万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该怎样理解它?我们可能破解我们尚不可知的恐惧的含义吗?”

事实上,这场灾难不仅带给死难者、受害者及其家人们无穷无尽的痛苦,还撼动了苏联的政体。更为重要的是,切尔诺贝利作为现代文明的一个象征,时刻提示着人们警惕所谓的“理性”,时刻保持对核能的敬畏。某种程度上,人类如何看待这个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清洁能源”的“沉睡恶魔”,决定了我们将会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2019年美国HBO电视台出品了一部迷你剧《切尔诺贝利》,比较细致地还原了这场灾难的过程,展现了从苏联最高领袖戈尔巴乔夫到无名士兵的群像,揭示了结构性谎言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该剧播出后引发世界范围内的讨论,哈佛大学乌克兰史专家沙希利· 浦洛基(Serhii Plokhy)也曾作为嘉宾点评过这部迷你剧。

沙希利·浦洛基1957年生于苏联,成长于乌克兰,专攻东欧思想与文化、国际关系史,主要致力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史的研究,现任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所所长。他著有《大国的崩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