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们“极度勤俭”,后浪们超前消费,70后夹在中间
我们以为的“自找苦吃”,在他们看来却是“自得其乐”。我们父辈的“勤俭节约”,带着基因刻在他们身上的印记与前半生贫穷、拮据生活的习惯性反射,并且实际上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陈斌
前些天,历史学者张宏杰发微博感慨:“我舅妈是老一辈勤俭节约的典型代表,一滴水都不会浪费。所以请她吃饭很痛苦。不光是我们,连表弟请叫她到外头吃饭,都非常生气,总是一边吃一边算,这个菜自己做是多少钱,说饭店太黑心。唯有一种情况下很愉快,那就是骗她这顿饭能报销。这样她就会点很多菜,然后两手各拎着四五个打包的餐盒快乐地回家。平时要劝她出去旅游,也是难比登天,她舍不得花孩子的钱。同样唯有告诉她,这次旅游是对方业务单位安排接待的,一路吃喝路费都由对方报销,舅妈才会玩得分外开心。”这条微博引来热议。
张宏杰与我同龄。如果让我们这些70后写一部“那些年对父辈说过的善意谎言”,定然不缺素材与读者。我们对父辈最常造的假,是把买给他们的衣服的价格直接少说一个0。即便如此,他们也会低声叹息:衣服穿不掉,浪费钱!
两代人太不一样了。消费观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思考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