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圈力挺小师妹背后
三个月田野实习后,霍旭佳坚定地从考古学专业转了出去:“我不喜欢和土打交道,我还是喜欢在城市里面。”
一直等到毕业,李明翰也没等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招聘消息,他家人急了:“不能一毕业就失业,念了这么多年书,最后连经济能力都没有,一分钱都赚不到,回来多难看。”
(本文首发于2020年8月1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悠翔
“小姑娘感觉压力有点大。”被问起钟芳蓉的近况,2020年8月2日,湖南耒阳正源学校校长助理蒋智敏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正源学生钟芳蓉参加2020年高考,以676分的成绩高居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她填报的志愿,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动选择考古学专业的高分考生并不多见,钟芳蓉因此成为舆论焦点,有人质疑她学考古没有“钱途”,有人支持她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
钟芳蓉也引发了考古圈的狂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十余家考古单位纷纷赠书钟芳蓉。钟芳蓉的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也赠予其口述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并寄语:“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2020年8月2日,钟芳蓉开通微博,取名“契珩”,这是她用了很久的网名,“契”意为雕刻,“珩”意为玉。
五天后,南方周末记者再次联系蒋智敏,询问钟芳蓉的状态,得知“她已经拒绝了很多媒体的拜访,我们发信息给她也不回了”。此时,热闹了半个多月的舆论逐渐降温。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方启回忆,二十年前的考古专业远没有今天这番热闹。1996年方启考入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全班二十名学生,有一半人是被“抓”来学考古的——通过提前批次录取。如今的境况大不一样,方启所带班级入学时共有七十多名学生,大一分班时,其中五十多名学生自愿选择考古学专业。
“现在的孩子考大学选专业,一般都是选自己最想干的事情。爸妈不需要他们去养活,他们也不需要考虑给家里省钱。但我们那一代人肩负着改变一家人甚至整个家族命运的使命,哪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方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根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布的2017、2018年就业报告显示,本科毕业后72%的学生继续读书深造;研究生毕业后,硕士就业以科研、教育单位为主,多从事文体娱乐行业;博士就业以机关、事业单位为主,多从事科研。至于每年进入考古学专业的学生,最后有多少留在考古行业,仍是未知。同样未知的是,如果四年后钟芳蓉没有继续学习或从事考古工作,那时候的舆论又将作何反应。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士苗凌毅记得,研究生第一堂课,老师对他们说了一段话:“哪怕以后你没有从事这个行业,也不是一件坏事。任何行业都需要有人告诉他考古学是做什么的,如果你能让身边人知道,考古工作人员和盗墓贼不一样,那你的考古就没有白学。考古学不应当只是谋生的手段,也应当影响你的三观,或者成为你之后人生道路上重要的引路灯。”
“我不喜欢和土打交道”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开学第一课,对考古学几乎没有了解的苗凌毅问老师:考古和历史的差别大吗?老师果断回答:非常大。没考上西北大学历史学基地班的苗凌毅被考古学专业录取,如今他总结,大三的田野实习是分水岭——三个月实习结束后,人生的去向就此分野,喜欢考古学专业的学生会继续走下去,不喜欢的则考虑转专业。
田野实习通常在偏僻艰苦的地方进行。2014年,苗凌毅去新疆塔城参加田野实习,这里与哈萨克斯坦一山之隔。住进房子的第一天,学生们收到蝙蝠从房顶上飞下来的“见面礼”。他们每天顶着火热的太阳徒步两个小时去工地上挖掘。每周一次的进城时间是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邵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