濑户内海文艺复兴

濑户内海位于日本本州和四国之间,内海平静如湖,散落着淡路、小豆岛等525个大小岛屿。濑户内国际艺术祭自2010年起每三年举办一次,到2019年已是第四届,春夏秋三季会期共107天,有12个岛屿和高野、宇野双城参加,展出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213件作品,迎来访客117.8万人。艺术祭期间,人们乘坐渡轮往来岛屿和陆地,是为“跳岛”。

责任编辑:杨嘉敏

丰岛美术馆外的“网红公路” (骆仪/图)

4岁的小女孩坐在秋千绳上,年轻的妈妈一次次把她推得更高更远,小女孩格格直笑,阳光透过竹子缝隙洒下细碎光影,与小女孩的笑声、飘逸的身影组成合奏。这是2019年濑户内艺术祭,我的九天跳岛之旅所看的最后一个作品,台湾艺术家林舜龙创作的《跨越国境》——说“看”作品并不准确,等到没人的时候,我也荡了一会儿秋千,短暂寻回那已经远离的童心。

在《跨越国境》内部玩荡秋千的母女 (骆仪/图)

《跨越国境》这个艺术装置,若从外面看,像一只箭猪。 (骆仪/图)

为莫奈的《睡莲》造神殿

摆放在海边的草间弥生的黄南瓜,已经成为直岛乃至濑户内海的标志。另一标志则是地中博物馆,与显眼的黄南瓜相反,其全体建筑埋在地下,从空中只能看到几个呈几何形状的屋顶。

设计之初,出资人福武总一郎和设计师安藤忠雄就达成共识,要建造一座不破坏直岛地表植被风貌的博物馆。票务中心和博物馆彼此独立,取票后,来到一条花草繁茂的小路,小路旁的池塘种着睡莲、鸢尾等水生植物,宛如一个小型的莫奈花园。进入博物馆后就开始地下的漫游了,但实际上你不会感觉到自己置身漆黑地宫,安藤忠雄式的清水混凝土墙无涂色无装饰,线条简洁,通过天井和天窗、墙壁缝隙和镂空等手段巧妙引入自然光线。

看惯常规博物馆琳琅满目几十个展厅、几百件作品的人来到这里要适应一下,地中博物馆只有3位艺术家的9件永久藏品。第一个展厅,空荡荡,只挂着五幅《睡莲》,均完成于莫奈晚年。罹患白内障的莫奈凭感觉创作,作品比年轻时少了具体的形象,光影模糊,水汽氤氲。用了22年才收集到莫奈五幅作品的福武总一郎认为:“越是写实越没有深度,观画者与画中事物对话的空间也越狭小。而莫奈的画作睡莲却能给予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展厅墙上虽然安装了照明灯,但通常情况下并不开灯,只有天花板漏下的非直射光线,天气状况直接决定观众会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