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露宿者:在不起眼处生存
从业六年,社会工作者张潇还是很难形容露宿者到底是怎样一群人。但接触之后,露宿者的形象就从群体变成了一个个在时代潮流中命运迥异的个体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周建平
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局外人,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来自哪里,有着怎样的过去。白天他们用日益羸弱的力气赚取微薄的生存资料,比如拾荒,比如下工地,比如从往来农贸市场的大货车上卸下瓜果蔬菜,比如在情人节那天揪着你的衣角让你买一朵玫瑰……夜晚,他们委身于桥洞、公园、地下通道甚至大街上,因而在社会工作者眼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露宿者”。
他们习惯隐藏自己,却不断地和人群相遇。据北京和风社工事务所2014至2019年的统计数据,仅北京市三环以内,每年就有约3000位露宿者曾在这里的某个角落流浪。与人群相遇时他们往往在睡觉,仿佛睡眠可以构成一个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的结界。和露宿者擦肩而过的人们,往往加快步伐或者绕开走,避免和这些城市边缘的人群产生交集。我问过许多人对露宿者的印象,回答不约而同:对他们的印象就是没有印象。他们仿佛夜幕下的蚂蚁,在城市的不起眼处生存。
“破冰”
“我不要你的东西,我也不信你的教!”
和风社工事务所的创始人张潇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被眼前的老太太轰出去了。温暖包里的挂面被摔散,细细的面条洒了一地。
温暖包是张潇团队和露宿者“破冰”的一种方式。所谓的温暖包就是用牛皮纸袋装上水、饼干、卤蛋等等,派发给露宿者,希望让他们敞开心扉。高人一等的姿态是社工工作的大忌,但面对缄口不言的露宿者,张潇和同事不得已而为之。
那是在2015年前后,有个公园聚集了上百个露宿者。装满温暖包的小推车一进公园,眼尖的露宿者便大喊“发东西的又来了”。几十秒之后,小推车成了空车,但仍然没有愿意坐下聊天的人。
后来社工们便不再去公园,多去河岸和地下通道。他们当着露宿者的面把温暖包拆开,拿出饼干自己先吃一片,再递给露宿者一片。有的露宿者会渐渐放下防备,但一提到为什么要露宿这样的话题,又不说话了。
整整三个月后,社工们才遇到了老陈——第一个愿意敞开心扉的人。老陈住在一个地下通道里,六十多岁,一条腿是跛的。他和十几个人住在一起,白天其他人出去打工,他帮着看行李,晚上他们回去后会带给他一份吃食。
一次,老陈朝社工们要了十几份物资,说要留给同住的人。通过老陈,社工们认识了通道中的大部分露宿者。这些人当中,有的带社工去立交桥下认识他们的“老朋友”,有的则在打工、拾荒时留意新的露宿者。
就这样,社工们认识的露宿者越来越多。他们骑着自行车,在北京三环内一条街道一条街道地摸排,七个月后他们有了这个群体的画像:年龄以30到60岁为主,男性远多于女性,访民和滞留的外来务工人员各占两成,剩下的是来京看病的、从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