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说看|近900次航班延误获赔300万,薅航班延误险羊毛是诈骗还是投机?
来这里,亮出你的观点,马上送你上热评
责任编辑:吴悠
旅客在某机场出发大厅查看航班情况。
6月9日,南京公安局发布消息称破获一起利用航班延误险规则漏洞获利百万的案件,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和争议。经初步统计,犯罪嫌疑人李某自2015年至今通过准确预测近900次航班延误,获得理赔金300余万元,目前其因涉嫌保险诈骗罪和普通诈骗罪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根据警方通报,李某购买保险直到
来这里,亮出你的观点,马上送你上热评
责任编辑:吴悠
旅客在某机场出发大厅查看航班情况。
6月9日,南京公安局发布消息称破获一起利用航班延误险规则漏洞获利百万的案件,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和争议。经初步统计,犯罪嫌疑人李某自2015年至今通过准确预测近900次航班延误,获得理赔金300余万元,目前其因涉嫌保险诈骗罪和普通诈骗罪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根据警方通报,李某购买保险直到
金滹沱
霍尔果斯也是利用规则避税啊,去把那些都抓起来。
栗子树🌲
真开眼界!坐等结果!看看👀何人执法,执行何法?基本底线,法律尊严到底是谁一再挑衅!金融业乱的漆黑如墨了!无规无德无能无良!坐看怎么作为,何如作为!有规有法啊!
Bruce
这不用争,以规则为准绳。规则有问题,那修改。不然别人获利的时候你说规则漏洞,对别人不利的时候又说规则合理
一派西山千古醉
到底是哪家保险公司那么无耻,不去法院告她而是找警察
卖女孩的小面膜
利用规则漏洞牟利就是违法,这句话可不是我说的😭😭,我的意思是保险公司在利用规则漏洞牟利这方面才是行家....
陈振亮 恒立纺织
哪条法律规定“利用规则漏洞进行牟利就是违法”?
燕山快雪
不懂事的小朋友一边凉快去
188****3220
你要么做保险的,要么就是水军
188****3959
哪家保险公司如此无辜报出名来
188****3220
你要么做保险的,要么就是水军
燕山快雪
你买了廉价产品高价卖出会卖给原来的卖家来赚钱?!你买产品和卖产品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你作为买家和卖家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这也能混为一团?!不要把“法无禁止即可为”(注意不是“自由”)这种谚语当圭臬,谚语不是法律条文。看清楚我说的话再来反驳我,我真信了你们这些人的邪,毫无逻辑可言也敢来反驳!
渔翁
购票时买了保险,支付了保险费,双方都是对等协议(公平买卖)。 出险之后理赔时保险公司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所有险种,保险公司没有理由因为所有买保险的人都需要理赔就不承认,因为你设计险种的盈利目的性非常清楚。 旅客仅仅是把保险公司需要出险的概率放大了,属于保险公应当出险理赔范围,旅客没有任何危及社会哥伤害他人的情节和行为。 保险公司大概率输在自己的规则上,动用“老大”来护场子,明显的愿赌不服输,“老大”的介入就走了“黑社会”的嫌疑。 司法需要慎重、谨慎。
燕山快雪
你买了廉价产品高价卖出会卖给原来的卖家来赚钱?!你买产品和卖产品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你作为买家和卖家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这也能混为一团?!不要把“法无禁止即可为”(注意不是“自由”)这种谚语当圭臬,谚语不是法律条文。看清楚我说的话再来反驳我,我真信了你们这些人的邪,毫无逻辑可言也敢来反驳!
BUFFWINI
并非是只要是消费者就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我买了廉价产品再高价卖出,低买高卖,这也不违法呀,法无禁止即自由。 其实我更好奇的是,这个案子适用的法律条款和后续保险公司会列出什么陈述来证明这个人有罪。
过
我不是法律专业的,只是觉得从民法原则出发,以获利为目的进行一些擦边球操作,可能有违法嫌疑。关键的应该还是在延误险的具体条文上,看看有没有违规。另外,从法无禁止即为合理的角度看,这事儿应该是合规的,只是惹了大块头,而且吃相略显难看,有点犯忌讳了。
刘兴方律师
关键是没有哪里规定,不能用他人身份证购买飞机票,何来的套用一说呢
BUFFWINI
并非是只要是消费者就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我买了廉价产品再高价卖出,低买高卖,这也不违法呀,法无禁止即自由。 其实我更好奇的是,这个案子适用的法律条款和后续保险公司会列出什么陈述来证明这个人有罪。
燕山快雪
“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句谚语前者针对市场主体,后者针对政府。 此案中,李某的身份是消费者。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非以盈利为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并不是为了将这些商品转让给他人从而盈利,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目的主要是用于个人与家庭的消费。 那么,她以盈利为目的,有主观故意,她就不符合消费者的定义。既然不符合,凭什么允许她“法无禁止即可为”?难道她又变成了市场主体中的经营者?
罗汉
合理利用规则,应该不属于违法;至于是否盗用他们身份证件,还值得商榷。
卖炭翁
投保人没出险,保险公司也不退保费呀!?某某人能算出来航班延误,那保险公司也能算出客户不出险,却又故意诱使客户投保呀?这是诈骗吗?
盲毒杆菌
首先目标一致,都是为了获利;其次手段相似,都“伪造”了事实构件,一个是真证件材料假需求,一个是真交易流程假材料;最后影响不同,投机是竞技游戏,对垒双方都有好的和不好的影响,诈骗是“霸凌”行为,事件起初就在不平等的条件下开始,所以说薅这种羊毛,更像投机博弈,如果我说这位小哥是保险公司的托儿,放个漏洞出来为了促销你们信吗!
138****4096
保险公司有精算师计算,说明老百姓赢的概率不大,愿赌服输,看是有点不合理,但个人觉得不违法!!!
Tony
买保险都错了,呵呵。
燕山快雪
消费者还想赚卖家的钱?是你思维方式“清新脱俗”与常人不一样,还是从没上过学?
有趣的事找人说说
必须由消费者承担责任,只要你想赚资本家的钱,你就有罪
王俊华
这是大数据分析啊
远方传来风笛
想到一部电影,21点,其实都是高智商,利用规则的漏洞去获取一定利益。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度是成文法,其实很大程度上有滞后性,因此也就间接就保护了产生漏洞的这些大公司们。没办法。假如是在判例法国家,那么这种高智商行为其实是会产生促进作用的。 个人表示佩服这种高智商,利用了概率论的高级知识,只是可能用错了对象,假如用于公序良俗方面,比如打击腐败,降低偷窃率方面,那多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