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沧浪亭

沧浪亭里的一代代人儿,何尝不是在编织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梦:苏子美人在江湖、魂系朝堂,做着一个东山复起的梦;韩蕲王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做着一个王师北上的梦;沈复和芸娘的《浮生六记》朴素又浪漫,那是一场烟火神仙的梦……

责任编辑:杨嘉敏

与沧浪亭一水之隔的可园里实景演出《浮生六记》。 (申功晶/图)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秋,正值盛年的苏子美无罪而贬,“无官一身轻”的他来到姑苏城南学宫访学,忽见东南有一处废园:方圆一里、三面环水、四周林木成荫,顿时心生欢喜,他豪掷四万贯,收了这块地皮,另采石购木,在屋北临水构建一座山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小苏此时的心境大抵与当年的屈夫子相仿,他自号“沧浪翁”,园子理所当然随了主人的名,叫“沧浪亭”。

我们可以遥想一下,一身便服的小苏,一叶扁舟、一壶浊酒,纵横往来沧浪之水,或端坐山亭,举杯邀月;或踞坐面水轩,濯缨洗足;他的好友欧阳修得知后,“羡慕妒忌恨”地作了一首打油诗调侃道:“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意思是说,你这小子,仅花费区区四万钱,就把清风、明月“圈养”在家,真是捡了个天大的便宜啊!苏子美的不幸,却是沧浪亭之大幸,他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沧浪亭,也开启了苏州城造园的先河,官场失意的文人们,纷纷学了他,抱着“穷则独善其身”的心态,于咫尺之间开辟了一座座“城市中的山林”。

园林和宅邸仿佛,都是一处私人空间,具有很强的遮蔽性,几乎所有的江南园林,皆是清一色危墙森然,一堵高墙,将外头和里面隔成两个世界,任凭外界如何喧闹,园子的主人们“两耳不闻墙外事”,怡然自乐。唯有沧浪亭,宛在水中央,远远望去,仿佛一盆巨大的水石盆景,有山、有亭、有轩、有廊、有漏窗……举手投足之间,飘飘然自带一股仙气,这般“以水为墙”别出心裁的造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东门一尘
回复

东门一尘

2020-06-13

何是能到沧浪亭一游,观此浮生六记。

135****3512
回复

135****3512

2020-06-11

赞,不错

匡律师13270992316
回复

匡律师13270992316

2020-06-09

读了,觉得好。

魅木狼
回复

魅木狼

2020-06-09

现在每晚几乎都有

138****4442

2020-06-06

园林内,实景演出《浮生六记》,好!

魅木狼
回复

魅木狼

2020-06-09

何以解忧,唯有码字

183****2883

2020-06-07

作者有心了,在这个浮躁的尘世依然能够静下心来写作,由衷敬佩

魅木狼
回复

魅木狼

2020-06-09

碧螺春太嫩,不经泡

137****8589

2020-06-08

在苏州不喝碧螺春

魅木狼
回复

魅木狼

2020-06-09

连续剧《清平乐》正播,剧中常提的苏子美,原是沧浪亭鼻祖,应景

匡律师13270992316
回复

匡律师13270992316

2020-06-09

文字优美,图文并貌,想我在苏州已经近20年了,多次去过沧浪亭,竟没有发现沧浪亭有什么如此多的典故,真可谓人间天堂处处是历史,处处是美景,读这篇文章,收获多多,一句话,希望多读到这样的美文。

130****9882
回复

130****9882

2020-06-09

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

魅木狼
回复

魅木狼

2020-06-08

沧浪亭是我心中的一个梦

魅木狼
回复

魅木狼

2020-06-08

作者是天才

137****8589
回复

137****8589

2020-06-08

在苏州不喝碧螺春

183****2883
回复

183****2883

2020-06-07

作者有心了,在这个浮躁的尘世依然能够静下心来写作,由衷敬佩

139****4690
回复

139****4690

2020-06-07

写的好,这样文章喜欢。

138****4442
回复

138****4442

2020-06-06

园林内,实景演出《浮生六记》,好!

138****9625
回复

138****9625

2020-06-06

随着文字“云游”沧浪亭。

138****5012
回复

138****5012

2020-06-06

作者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让读者身临其境,畅游苏州沧浪亭。必须点赞👍

139****1229
回复

139****1229

2020-06-06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