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美美视频下架:别把14岁少年眼中的笑料当现实

课堂发飙、扔卷子、威胁家长、钓鱼执法、抱病上课……黑龙江鹤岗市初二男孩“钟美美”因为神模仿老师,近日引来大量关注,据说一夜涨粉30多万。然而最近钟美美发在网上的模仿老师视频却被删除,有媒体消息称他被校方“约谈”,钟美美否认“被约谈”,称“我删视频还需要理由吗”?

消息传出,大家都感到很惋惜。惋惜之一,是看不到那些模仿神作了。看过那些视频,我怀疑他是不是受过专业训练。毕业于中戏的青年导演苗九龄就说,“节奏感小天才,信念感小天才,吐字重音比许多中戏本科艺考考上来的,又有两三年表演训练的表演系孩子要强。”这个真是没天赋不行,假以时日,没准又一颗表演新星将从黑土地冉冉升起。惋惜之二,钟美美的视频里,的确触碰到了如今教育界的一些不正之风(比如教师收礼),可是如果真是因为这个找孩子问话,这是典型的“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而不是“解决问题”。

尽管钟美美称删视频不需要理由,但孩子感受到了压力,这一点毋庸置疑,这种压力可能来自外界,也可能来自内心。而我觉得,把钟美美的表演等同于现实,对孩子不公平,对他的老师可能也不尽公平。

有人可能会说,假如平日里老师不是这样,小孩子怎会学得如此惟妙惟肖?我们都习惯了所谓的“反映论”:文艺像一面镜子,是现实的反映。钟美美的模仿是什么呢?我觉得比较恰当的定位,是一种“讽刺”。而什么是讽刺,或曰讽刺的艺术呢?鲁迅先生说:“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地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成一群人的成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既然是讽刺,就离不开夸张,相声、小品,都是夸张的艺术。

而“讽刺”和“夸张”的艺术来源,不一定就是某个老师。有可能是一群老师,甚至孩子的家长、亲戚,或者网络平台,如快手、抖音上看到的段子,都有可能。这样一来,钟美美那些爆红视频,可能一部分来源于现实,也可能源于模仿的模仿,或者已有段子的“二次加工”。总之我就不信他的班主任一天到晚就是视频里的那个样子。老师的工作压力、辛劳付出,教师对于教育中的形式主义的无奈和不得不从,这些校园日常很可能因为不好笑而没办法成为钟美美模仿的对象。千万别忘记,这只是一名14岁少年眼中的“笑料”,并非真实世界的全部。笑过以后,寻求视频所讽刺现象的解决之道,才是成年人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我的意思是,没必要把一个十多岁少年的滑稽模仿当成任课老师的“罪证”。当然,这么说并不是为学校教育中的那些不正之风开脱,而是要严格区别“笑料”与“罪证”。说白了,不能拿搞笑段子来给老师定罪。文艺是文艺,现实是现实,正常人都应该分清两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网络编辑: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