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设公共卫生学院:落地远比想象艰难
投身于这场公共卫生教育布局的高校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本身以医学见长的专业高校。第二类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还有一类是中医院校。
湖南医药学院2016年就在筹备,陆陆续续引进一定数量相关专业的全职教师,好不容易才凑齐队伍。
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不能因疫情盲目增设公共卫生学院。
(本文首发于2020年5月28日《南方周末》)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吴筱羽
“我们正在申请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下,设立一个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二级学科。”2020年5月25日,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主任吴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吴明的另一身份是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医药卫生专门委员会主任。
另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徐安龙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该校的公共卫生学院正计划设立。徐安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公共卫生服务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医疗服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公共卫生是“通过社会有组织的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的艺术和科学”。其具体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预防、监控和治疗;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中国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紧缺问题。今年全国两会前夕至两会期间,多地高校密集布局公共卫生学院,或在已有公共卫生学院的基础上调整学科建设。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仅从4月到5月,先有清华大学联手万科成立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当地卫健、疾控、医疗系统合作共建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而后,湖南医药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等多所高校,相继成立公共卫生学院。
一时间,高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机构数量激增。
5月9日,湖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与检验医学院正式成立。该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张其中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成立一所公共卫生学院,师资储备是关键。
同样,吴明也指出,“不可急于求成。一哄而上是不可取的。”
疫情带给公共卫生教育的启发、新设的公共卫生学院该如何建设,都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
困境:入口招不来,出口留不住
虽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属于医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但我国现代公共卫生教育比临床医学教育起步晚,仅有六十余年的历史,且学科建设比普通医学更复杂,因此现有培养规模并不大。
“中国公共卫生人才严重紧缺,特别是具有应急事件应对能力的高水平公共卫生专家。”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侯建明介绍,目前国内三千多个大专院校的学科设置中,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或学院的大学仅有八十余家,每年培养公共卫生专业本科生仅七千人左右。大多数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