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医疗界四大"天团"|华西医院:"新冠肺炎救治不像武侠小说,给一个解药就好了"
经常有人问我,华西面对这种应急事件,有没有付出超常的代价?没有。还有人问,你们都穿着尿不湿去上班?我告诉他,华西的医护人员没有这样的事情。
重症大夫中流传一句话:没有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只有病情变化的突然发现。“突然变化”之前一定会有蛛丝马迹。
全民关注新冠肺炎当然是好事,但现在全民都成了新冠肺炎专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SARS、MERS、H7N9都已经证明,只有综合性的措施加上针对病因的治疗,才可能解决问题。新冠肺炎的救治也不像武侠小说,给你一个解药就好了,不要寄希望于某一种“神药”能够药到病除。
发自:武汉
责任编辑:曹海东
(本系列均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创,限时免费阅读中)
经常有人问我,华西面对这种应急事件,有没有付出超常的代价?没有。还有人问,你们都穿着尿不湿去上班?我告诉他,华西的医护人员没有这样的事情。
重症大夫中流传一句话:没有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只有病情变化的突然发现。“突然变化”之前一定会有蛛丝马迹。
全民关注新冠肺炎当然是好事,但现在全民都成了新冠肺炎专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SARS、MERS、H7N9都已经证明,只有综合性的措施加上针对病因的治疗,才可能解决问题。新冠肺炎的救治也不像武侠小说,给你一个解药就好了,不要寄希望于某一种“神药”能够药到病除。
隔离病区内,队员们在看患者病历和相关资料。
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本来是作为第二批队员援助武汉的。2月2日,行李托运了,登机牌也办好了,领导却电话通知他另有安排,暂缓支援。康焰很失落:出征仪式都办了,同事朋友的关心电话也打了,那几天他都不好意思出门。
2月7日,康焰作为华西医院第三批医疗队的领队,带领30名医生和99名护士进驻武汉。医疗队大多数人都参与过12年前的“5.12”汶川地震救援,和血淋淋的创伤不同,这次他们面对的是新冠肺炎这种传染病。
穿着防护服、戴着三层手套给病人做深静脉穿刺,医生们难免紧张。“平时在华西我很少亲自动手,现在我带头做第一例,假如没一针见血,医生们就释然了:看,主任也没成功。”康焰笑称,但那天自己幸运的一次成功,让同事们又有了压力——这是医疗队紧张工作中为数不多的小乐趣。
整建制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两个重症病区,在康焰看来就像自己的科室又按规划拓展了两个新病区。华西医院连续十年位列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综合排名第二,华西重症医学科崛起于5.12汶川大地震,此后又经历了玉树地震、芦山地震和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原本就有一套相对成熟的重症救治快速拓展体系,来到武汉,只需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经常有人问我,华西医疗队面对这种应急救援,是不是要付出超常的代价?我告诉他们,没有。”
2月29日,南方周末记者访问了华西医院援鄂领队康焰。
“黄区”最棘手:不知“第二只靴子”何时落下
南方周末:来到武汉之后最先做了什么?
康焰:我们进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病人做评估和筛查,把重症病人分成了普通重症、危重症和极重症,对应绿区、黄区、红区。绿区的患者做一般的治疗就行了;黄区患者年龄较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婉玲 校对:胡晓
共产力史记
此病也是综合征,综合的!重视定义新冠病毒病也是消化道传染病 “母亲和她(吴尚哲)先后发烧、腹泻、呕吐。”“因肠胃功能受损,外婆吃什么吐什么,但又不能不吃。”很多新闻里都有这些不经意的描述,但是反映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新冠病毒病是消化道传染病。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三、病理改变:(四)肝脏和胆囊体积增大,暗红色,肝细胞变性……(六)……食管、胃和肠管影膜上皮不同程度变性、坏死、脱落。这些是消化道病变证明新冠病毒病不只是呼吸道传染病! 只是“呼吸道传染病”,那么传播途径自然只是呼吸道,而“消化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也是消化道,定义的意义不仅仅是文字游戏。 消化道疾病可能不严重、不致命,但是,消化道反而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传染的起点,就在肠道感染时刻,人们获得了免疫,产生了新冠IgG抗体,进而限制了呼吸道病,呼吸道无症状。建议修改定义,新冠病毒病是消化和呼吸综合征。